陈娟
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1731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护理的效果分析
陈娟
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1731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例患者,分为X组(n=10)和Y组(n=10)。Y组给予常规护理,X组在Y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X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远比Y组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急诊;危重患者;全程护理
急诊患者基本都具有重、危、急的特点,如果不及时的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恰当,都极易导致患者丧失生命,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护理质量的高低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据调查显示:将全程护理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增加,并且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改善[1]。为此随机抽取我院急诊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随机抽取我院急诊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例患者,分为X组(n=10)和Y组(n=10)。X组男女比例7:3,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48.5±26.3)岁,其中3例心血管疾病、4例呼吸系统内疾病、2例脑血管疾病、1例创伤。Y组男女比例6:4,年龄在20-78岁,平均年龄为(49±28.2)岁,其中2例心血管疾病、4例呼吸系统内疾病、2例脑血管疾病、2例创伤。两组患者在组间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Y组给予常规护理,X组在Y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具体如下:(1)出诊护理:接到急救电话时,对患者进行简单评估,快速通知相关人员,带着急救设备和药物快速出车,在出车后医护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指导家属保证患者安全切勿盲目操作。(2)转运途中护理:抵达急救现场后,要立即对患者进行急救。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体温、神志、瞳孔、脉搏、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是否发生异常。护理人员要及时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家属心中紧张、不安的情绪,避免家属的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信心[2]。(3)院内转运护理: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4)病房护理:患者在进入病房后,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确保患者的导管顺畅。
观察两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救治成功标准: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转至相关科室。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表对两种护理方法进行评分,评定内容一共四项,分别是: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总分40分,每项10分,分值越高,表明评价越好。1.4统计学方法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5.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本次研究中选用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即为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采用平均数n,%表示,χ2检验与t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
X组的救治成功率远比Y组的高,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救治成功率
X组在护理效果、护理技巧、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态度方面的评分远高于Y组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比护理质量评分
急诊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重,病情复杂,发病急骤,风险性高,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急诊患者的抢救时间一般都比较紧急,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急诊急救对于患者来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3]。患者面对突发的病情,情绪波动极大,恐惧以及紧张情绪充斥在患者的内心中,使得患者无法冷静的配合医生完成急症的诊断以及治疗,造成患者病期被延误,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患者家属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着极大的情绪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样影响着医生的诊断以及治疗。
全程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应用实践心得以及综合理论知识对患者的疾病实施的一种预见性护理,规避了一系列治疗风险,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是一种新型的、优质的护理模式[4]。在急诊的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通过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安抚了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同时引导患者配合医生的诊断以及治疗,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保障。全程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秩序化,不仅仅提高了急救成功率。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X组的救治成功率远比Y组的高,护理效果、护理技巧、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态度方面的评分也明显高于Y组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提升护理工作中的工作水平,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1]钱琼.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433-1434.
[2]肖利芳. 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4,(9):829-830.
[3]杨峰.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3):150-151.
[4]吴国庆,韦梅,夏敏,等. 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682-684.
R473.5
A
1672-5018(2017)03-1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