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芸芸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443000
心理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熊芸芸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443000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对照组的76.67%。同时试验组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心理护理;颅内动脉瘤;护理效果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40-65岁的中老年群体。在临床中,手术治疗该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和病情的恢复[1]。所以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40岁-67岁之间,平均(58.9±5.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4±1.6)年;大脑中动脉瘤6例,小脑上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24例,前交通动脉瘤7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42岁-75岁之间,平均(59.9± 6.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1.7)年;大脑中动脉瘤5例,小脑上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25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给予患者常规的术前与术后护理。手术前备皮,做好患者的头部清洁工作;保持患者的血压稳定,防止因血压过高而导致其颅内动脉瘤破裂[2]。应给患者输送胶体液和晶体液,以便于更好地控制血压。手术后谨遵医嘱对患者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并要严密监控患者的瞳孔、意识、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①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越临近患者手术的时间,患者会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告知患者有关颅内动脉瘤的医疗知识,为患者讲解手术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的护理方案,使患者放下心中的忧虑,树立治疗的信心[3]。②护理人员应该详细了解每个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手术结束后的情绪状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专业评估,对患者术后产生的不良情绪采用鼓励、开导、安慰等方式进行疏导,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使患者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③护理人员要提醒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因为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动脉瘤的破裂,危害自身生命安全。在手术临近期,要求只限1名患者家属进行陪同并且限制外来亲友的探视,最大程度地避免外界不良事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4]。④术后护理工作中加强与患者的聊天式交流,缓解患者内心担心病情的紧张情绪,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防止因情绪激动而导致病情恶化,以此来增强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比较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生率。
数据均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明显高对照组的77.5%。同时试验组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生率为 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与表二。
表一 两组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生率对比表(%)
表二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表(%)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的动脉瘤随时有可能破裂,导致并发症的发生[5]。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大幅度波动,容易引发动脉瘤的破裂而影响治疗的效果。而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的原因通常是: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对医生的不信任以及对术后健康恢复的担忧。所以,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对患者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平复患者紧张、忧虑的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
本文通过分析2组患者的资料,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对照组的76.67%。同时试验组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发作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1]罗慧勤,戴维.心理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8(52):145.
[2]崔雨,姜佩娥,曾珍珍等.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847-3848.
[3]石素真,薛振生,王雪霞等.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7):1091-1093.
[4]郝秀珍.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2(22):16-18.
[5]王莺.综合心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4(10): 490-491.
R473.5
A
1672-5018(2017)03-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