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几点思考

2017-09-22 14:37:56热依兰木依明江
魅力中国 2017年39期
关键词:群众活动文化

热依兰木?依明江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新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群众文化事业,同样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建立一整套良性循环的新的运行机制,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工作面临的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工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的新态势,我们必须认清当前的的新格局、新态势,开展组织好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龙头、导向和示范作用,对于规范社会文化市场的方向、促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要素分析 群众文化的生命和重要载体就是活动,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社会化,群众文化群众化。因而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推进群众文化深入开展的关键。无论是各级政府、企业、机关和一些民间组织,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主办方,都会有其明确的动机和目的,没有目的文化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内容是由主办方的意图显示、所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群众的认同程度等三个方面决定的。形式的确定,主要来源于动机和目的与内容决定的,新的活动形式的产生是策划者通过长期社会实践,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二、扎实推进群众文化 在明晰了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位和特点后,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 1.强化辅导,优化服务,推进分散活动展。当前的群众基本文化需要,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个性凸显以替代成為活动主题,过去以馆、站组织开展活动为主,转变为群众依靠自身设施开展活动为主。针对此种状况,群众文化单位要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实现角色转变。首先要加强信息工作。要注重调研,及时总结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经验和研究成果,掌握活动发展动态,适时有效地对分散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分散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加强典型示范。发挥示范作用,实行合理的目标导向,带动分散活动上台阶、上水平。再次要加强培训。要有针对性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向其传授文化活动知识和技能,大力培养各种人才,进一步拓展分散活动层面。四要加强配套服务。依据自身条件,为其提供业务咨询,编写印发活动材料,提供所需的各种器材工具等等。 2.依托阵地活动,替身示范辐射。阵地活动是群众文化生活管理部门的主阵地,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并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当前大多数馆站的阵地活动陈旧单一、枯燥乏味,根本没有示范带头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群众文化单位要明晰自身职责,不是要求其追求内部扩张,尽可能接纳更多的活动者,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提高阵地活动的质量档次,增强馆、站办阵地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因此,应将熔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档次较高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社会扩散程度的项目纳入日程,并随着项目不断革新、设备不断更新带动活动形式的不断更新。使馆站办阵地活动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目标趋势导向性,发展进程先进性,流动形态超前性等特点。要逐步把群众文化活动的最新科技、最新设施、最新内容、最新形式、最新节目、最新动态传送给群众,发挥其领袖力量。 3.以集中活动为载体,提升活动水平。在群众分散活动普遍开展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履职,适时组织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对于新内容和新形式初创而尚未普及流行的前提下,率先举办推广性的集中活动,予以宣传并扩大影响。还要在逐步普及活动的基础上,组织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予以推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高层次的群众文化队伍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在队伍建设上,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已经成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非常迫切的问题。因此,文化部、教育部应对文化院校有关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在相关院校开设群众文化或文化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生班。在群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上,也应拓宽思路、创新方式,如借鉴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的经验,由相关学校承办,面向群众文化以及文博、图书馆系统的优秀青年专业人员举办长期性的文化管理研究生班。另外,对文艺人才的评价不应仅以职称、学历为标准,而应结合业务技能和业绩综合评价,营造不拘一格评价和使用人才的行业规范和社会氛围,这也是队伍建设尤其是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保证。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搞活农村文化管理机制。上级文化部门要把为农村培训文化业务骨干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列入计划之中,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发组建文化社团和演出团队,并加强业务指导。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帮助农村搞好文化队伍建设和业务交流。建立农村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展城市社区与农村结对子,继续大力开展“三下乡”等活动,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四、提供多种社会参与方式 在社会化运作中,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文化事业的共建,发挥出文化新的潜在力量。应争取群众和民间文艺社团、专业文艺团体、社会机构的广泛参与,提供多种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中来。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界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舆论导向等方面积极配合,需要在政府作用与社会力量、社会文化资源、群众文化消费等方面进行整合,使政府、社会、外资、个人共同参与,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体制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全社会自觉支持群众文化事业的社会风尚和发展态势。应鼓励非文化机构、非公有经济和境外资金投入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化运作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力量,而民间文艺社团和专业文艺团体分别是群众文化事业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外援。此外,积极争取名人、专家学者,学术界、高校及有关专业团体和研究机构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指导也是扩大社会参与的重要方面。endprint

猜你喜欢
群众活动文化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始终和群众融为一体
当代陕西(2021年6期)2021-07-22 06:48:48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