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感先
摘要:社会科技在不断的进行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由于现今,知识更新较快,学生了解知识,获得知识更多的是通过自主学习的渠道获得,中职汽车维修教学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方法;有效性
汽车是一个朝阳的产业,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所以存在着刚性需求,同时汽车属于消耗品,需要定期维护和经常处理相应的故障,因此造就了汽车维修专业的火爆,极大部分的中职教育学习和机构都存在汽车专业,但是很多学校的汽车妆业并不能让学生得到有用的知识。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急需提高,对于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应该制定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具有现实的意义,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提高教师专业技能,选拔高素质教师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教师能够使一个不好的班级变强,而一个差的教师则可能会使一个原本优秀的班级变弱。因此,在进行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时候,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选拔高素质的教师。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该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呢?笔者认为,首先,学校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教学培训,对教师的技能进行考核,未达到考核要求的教师,可以对其给予一定的惩罚,给教师以压力,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和探究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此外,在选拔教师的时候,教师也需要谨慎对待,不能只因为教师的某一方面能力突出,就草率决定聘用,而是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技能并选拔合适的人才,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汽车维修知识。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中职教育不等同于应试教育,中职教育多为技能教育,不能把长篇大论的理论生硬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理解较为抽象的汽车维修知识。应该施行多种教学手段,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就业方向进行教学活动。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目的,发挥中职学校的特点,工学一体教学。中职学校学生水平差异较大,应该针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汽车故障分析诊断能力、解决汽车故障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提升汽车维修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最根本目的所在。
三、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中职院校在深化教育改革时,首先应结合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对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创新。在人才模式创新过程中,需要由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共同合作,从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规范和岗位职业人才标准的制定、实训基地的建设、联合顶岗实习、培训和教学等方面出发,有效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维修技能和知识,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其次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加以确定。中职院校在对人才培养目标加以确定时,需要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出发,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诚信品质等,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对现代汽车的维修技能与知识有所了解与掌握,能够从事于一线生产与服务工作。
四、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全面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要摆正自身位置,认识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通过学生的教学反馈,及时調整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科学合理。
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
中职院校开展教育活动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更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此,为了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保障。
1、中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立足于市场的需求出发,结合汽车维修专业的优势,树立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职院校的教学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以实际的就业为主,学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学生更加具有竞争力。对此,中职院校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此来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
(1)中职院校要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联合办学、顶岗实习的方式来确保人才的培养。
(2)中职院校要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渐渐培养优秀的工作品质,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为了让中职汽车教学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早融入到社会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加强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实习,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中职学校应当加强与企业的有效合作
汽车工业及其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中职汽运专业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工作过程体系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汽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实现校企的高效合作既能为中职学校的汽修实践课程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平台,也能为汽修教学信息的更新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学开展的效率更高。中职学校与汽修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在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之上,企业为学校教学提供资源如一些报废的汽车资源或是引进汽修企业的实践经验,同时学校为企业定期输入汽修人才,这样一来不仅促进教学方式的有针对性的改革也能保证企业的人才体系的更新,促进汽修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最后,在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还应当适当的调整好课程安排,做到基础知识与汽修专业知识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中职学校的学生在知识理解能力上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全面,所以难免会在理解专业汽修知识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在教学改革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充分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有效增加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提高专业汽修课程的教学效率。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职汽车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教师应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理论中操作,在实践中总结,既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能,从而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苏宇锋.关于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2):10-11.
[2] 郑玉英.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7):181-182.
[3] 张志俊.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联合运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14-116.
[4] 李荣华.中职汽车维修技能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5.
[5] 鲁春山.关于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5(12):71.
[6] 郑玉英.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7).
[7] 刘成林.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的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2,32(12):99-100.
[8] 胡杨城.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