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2017-09-22 04:37:40王玉玲
魅力中国 2017年39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王玉玲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信息时代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为探索信息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而前行。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使之顺应时代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1、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2、创设情景,积极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我首先利用网络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

(1)设置疑问模式

教师或学生置疑。指导学生质疑,学生自习解疑,师生共同归纳,再设置相应训练加以强化和反馈。这种模式以疑问为线索,以解疑为动力,以活动为手段,以澄清问题,强化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

(2)目标驱动模式

教师出示目标,或学生自行确立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目标学习设置相应问题,组织讨论。突破重点,难点,疑点,布置相关联系,详析总结,回归目标。

(3)自学-合作模式

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指导,对学生学习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学,能动的学习,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这个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比如在"画图"软件中,教师讲解了矩形的画法,那么其他椭圆和圆角矩形,就不必再讲解了,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又比如说"复制、剪切、粘贴",只要教过一次就可以了,各种软件中的做法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使信息技术课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摆脱封闭式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才能使信息技术课真正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演示、讲解模式

某些知识借助于设备演示,教师在其中做适当的讲解,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生"图文混排"一节时,我采用的方式是:边出示用FLASH制作的课题画面边讲述本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再依次展示"图文混排"的示例,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易于接受。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通过教师将教学内容任务化,并在营造的模拟情景中提出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寻找、搜索相关知识,归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紧接着进行上机实践活动,进行验证。如此循环到该课全部任务完成。最后进行复习整理,融会贯通。

3、小组协作竞争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也可将现代企业的管理、合作、竞争等现代意识引入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组成2-5人的小组。分组的依据一般包括性别、年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社会背景、以前小组学习的经验等。小组成员最好有一些差异,能够互补互助,有利于每个小组成員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彼此之间获得更多的经验信息。倡导小组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强调组内个人之间的竞争,比一比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谁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全面深刻;谁提出和探讨的问题最多;谁收集信息的渠道方式多,信息准确;哪个小组的协作、沟通能力强、作品内容与风格都很不错……这种竞争是在协作基础上的竞争。每个成员的学习、实践及成果为整个小组共享,每个成员的成功都与小组的成功联系在一起,而每个人都成功就必须组内协作、互帮互助。

4、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以问题的出现,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思维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质。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信息时代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为培养信息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