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芝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该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从重视小学生的语言、情感、思维发展这样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相关做法,相信对同行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重视;长远发展
21世纪的教育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培养人的终身学习能力为特征的教育。一个人只有学会学习,不断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的学习与生活的需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它的交际功能和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这门学科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那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环节入手。
一、重视学生语言的发展
小学生语言的发展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语言文字是一切知识,一切能力的基础。一个人的创造能力是在学习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习能力又是从哪里发展起来的?学习能力是以读写算等技能为基础形成的,而读写算又是以识字能力为基础的。
目前,我们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构成的。知识能力、语言的积累和情感的熏陶蕴涵其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就是要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和培养目标来设计教学思路,每篇课文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积累哪些东西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不一定全是教师讲出来的,更多的应是在教师科学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学习得来。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譬如,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在理解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并受到情感的熏陶。而特别是对能体现学生思维个性的不同的见解,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视野,要注意因势利导,变封闭为开放,真正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积累、丰富和发展语言。
二、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发展,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审美的愉悦,思想受到熏陶,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小学语文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表达愿望、抒发情感、认识事物的工具。语文教育中所凭借的语言材料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些思想内涵在学习过程中被学生理解和吸收,进而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以此感受他们的生活经历,揣摩他们的思想情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写作目的。例如,《我们也要当红军》一课,让学生体会一下两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为什么要当红军的急切心情,就能间接领悟到他们的行为中所隐含的朴素的阶级感情。在学习《丰碑》一课时,随着情感的推进,同学们都对军需处长肃然起敬,再让学生体会军需处长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就很好理解了。
发展学生的情感,要注意因文而发,有感而发,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去架空分析,也不要脱离人物言行节外生枝,这样即使是说得天花乱坠,不但不会给学生的情感启发带来好处,反而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因而,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是通过对语言材料恰如其分的分析而实事求是得到的,是能真实打动人的情感,主有这样的情感才能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
三、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
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改的主攻方向。说到底,创新精神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因为创新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思维活动形成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小学语文更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独特优势,那就是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既是思维的材料又是思维的体现,语言和思维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发展学生的语言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根据思维的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本质特点展开针对性地训练,以综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中,要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学会思维。比如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时,就可以《田忌赛马》一课为例,让学生体会田忌在比赛中以弱胜强的灵活思维模式。在学习《落花生》一课时,似乎文中无创新思维的例子可言,但如果教师抓住“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使用的东西”这个句子,引导学生举出“外表既好看而又能使用的东西”;“外表好看而不使用的东西”;“外表不好看但使用的东西”这样若干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就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间接达到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而《曹冲称象》一文,就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绝好例子了。在教学时,课文中的故事并不复杂,不需要教师花费多大工夫去讲,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在场的许多成年人都无法解决的难题,一个小孩子却轻易地解决了?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难题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曹冲思维的创造性在什么地方?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在阅读中是这样,在作文中也应该让学生把生动有趣的生活与大胆地想象相融合,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挥洒的习作平台。写作中,事情发展的过程和人物的出现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来确定。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想象作文。这样做,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十分有利的。
四、结束语
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如果老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将会一事无成。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立足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任何时候都应该要牢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