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017-09-22 09:50:52徐小芬
未来英才 2017年15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徐小芬

摘要: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主动求知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激发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才是学习的内因,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惊奇、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使学习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兴趣

“興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之母,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做到“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从而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激情。具体做法是:

一、完善自我,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担负着传递文化知识、传递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准则的重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完善自我,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拥有良好的人品。中国古代便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拥有良好的人品,以身作则,是教师成功的关键。

2、拥有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观念的开放,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再仅限于一两个方面。为了能够满足新时代学生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关注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在自己全面发展的同时带领着学生全面发展进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素养。

3、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包括很多方面,如,乐于助人、善于交流、擅长倾听等。教师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待人接物,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精心设计导语,培养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也要有好的开端。好的开端往往能为一堂优质课打下成功的基础。小学语文课,一开始就要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兴趣是最好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好的导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使学生受到启迪,感染,激发他们的听课情系 ,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对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应用多种形式,如背诵古诗、朗读课文、写字比赛等,或者进行一句话的即兴演讲比赛,看谁说的好,说的在理,说的动人,这样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不仅帮助学生树立起了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而且也会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激疑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

好奇心是指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激疑是进行教学的重要策略,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我们常常创设激疑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驱使他们全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如教学《矛和盾的集合》时,上课开始,我设下悬念问学生“古时候,人们在战场上打仗,用的最多的武器是矛和盾,到底是矛能穿过盾,还是盾能挡住矛?”有的学生脱口而出:“矛能穿过盾。”有的说:“盾能挡住矛。”两种意见学生争论不休,我又问:“如果把矛和盾集合,那将是怎样的武器?”学生面面相觑,好奇之余,急于知道其中的奥秘,急忙打开书阅读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又萌发起学生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所以激疑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特点,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所引起的。因此,我在承担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后,特别注重上好第一节课,善于发掘学科知识中那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以此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特殊兴趣。如我在进行拼音教学时,通过儿歌记发音,配合挂图记形状,组织游戏学组词等,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觉得上语文课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因而产生了学好语文学科的兴趣。

五、做好评价,增进学习兴趣

学生在通过艰苦的学习劳动之后,总想早一点知道其学习结果如何,还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堂提问,当场给予小评;作业送来后,及时予以批改;考试后,对试卷尽快地作出分析。同时,还要利用墙报,作业展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作公开评价。另外,评价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比如,对个性偏弱、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不应严厉批评。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对教师评分持正确态度。要使学生认识到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要避免单纯分数观点。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

六、借助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旺盛,在教学时,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比赛,使课堂形式活泼,课堂气氛宽松,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语文教师有这样的困惑,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时,在要求学生书写生字或记忆生字时,学生常常会感到枯燥、厌烦,往往毫无兴趣,学习效果比较差。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采用比赛的形式。比如,分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好,看谁写得棒,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赞赏,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他们朗读和书写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定期地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成语接力、部首组字、诗歌朗诵、故事继编、演讲比赛等等。这样,在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加深,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语文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与语文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像失去了兴趣还能这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样才能获得事半攻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秀荣. 小学语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学周刊,2013,24:181.

[2] 刘玉涛.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J]. 学周刊,2013,27:191.

[3] 董排.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 学周刊,2013,30:180-181.

[4] 吕玉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学周刊,2013,25:79.

[5] 王凌云. 学语文的兴趣从何来[J]. 河北教育(教学版),2013,Z2:82-83.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浅谈激发职教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