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蓓
摘要:从根本上来讲学生只有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才能学好其它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行,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不断的改善体育经费、场所、器材等条件,但是随着初中生年龄的增长,课程的增加,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则是越来越少。一直以来,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综合素质教育,所以全方面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被各大中学所推崇,显而易见的是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老师义不容辞的任务。现如今很多学生对体育理解存在偏差,将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与升学考试、竞技体育混淆,致使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厌烦的心理。所以为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综合素质;新型教学
一、激发兴趣,创新教学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很多的老师都采用一贯的教学方法,那就是分“四部分”的模式:开始—准备—基本—结束。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太过枯燥乏味,不仅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体育运动往往只会让学生有一时的兴趣,因为整堂课下来会让学生身心疲惫,这时体育老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寻求更加合适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并且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创造和谐又愉快的教学氛围。如在准备运动前,老师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者比赛作为课堂的开始,像“数数抱抱”和短跑比赛等等。这种愉快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友谊,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到运动状态。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二、改变教学内容,增加可选性
首先要知道的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的而选用的一种手段。以往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不仅仅难以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不能轻易的让学生产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各大学校都在不断的加大教学力度,并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的选择,如: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学校、区域实际开设不同的课程,像网球、羽毛球、排球、瑜伽、篮球、街舞等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的开设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可选性,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初中体育教学要不断的改进,不要一味的停留在原地,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学生的进步情况,通过评价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因材施教,改变主体
现代教育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人给自己所设计的体育锻炼目标是不一样的,由于学生们的运动水平也存在着高低,因此学生们的追求自然也不同。老师应紧紧的抓住这一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主体,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比如,学生在跑步运动教学中,有的学生喜欢短跑,有的则喜欢长跑。老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喜好去制定不同的活动,这样就不会“冷落”了任何一个学生,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体育的乐趣所在,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分别设置不一样的运动。通过这样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的意识到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运动,并且了解到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运动等级。
四、更新设施,改善体育教学场所
现如今很多学校都存在着这么一个现象,由于经费不夠,使得体育场所得不到很好的改善,设施器材也缺失,这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并且也打压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机关以及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公益宣传,建立筹集经费的各种渠道,去提高场地和器材设施水平。设施的更新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存在着安全隐患,比如篮球场的篮球架需要及时进行检修,以防万一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时,由于篮球架不够结实而使得学生在扣篮时摔下来。因此,保障学生的安全情况的前提下完善体育场所、更新器材这是非常必要的,这为体育教学的运转提供了完备的条件。
五、完善体育教学观念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教学所取得的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学生无论是从身体素质还是健康方面都无法与解放时期和远古时期同日而语。但即使是这样体育教育还是要进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日渐降低,这都集中体现在“体”和“育”。在“体”方面,那就是学生的体制的下降,好比在体育课运动不到20分钟一个个就气喘吁吁。在“育”方面,突出问题就是人文教育的缺失,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但由于长时间对人文知识的缺失,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不到受教的乐趣。所以为了更好的完善体育教学工作,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感。
六、结语
本文就如何改善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初中体育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有机部分,所以重视体育教育是各位学生都义不容辞的事情。综上所述,各位老师也必须重视起体育教育,不断的完善体育教学体制,从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进行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爱锻炼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任启武.“论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科技研究,2013(7).
[2] 吴立.“剖析快乐体育的有效实施”,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