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玲
摘要:党校教育不仅能够让我党的干部具备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而且也是对人们心灵和灵魂的净化和洗礼。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发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要充分发挥党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重要作用,树立党员干部对于祖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党校;领导干部;文化自信
一、前言
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党校的教育内容要加强与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对接和融合,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理念,在党校这个党员干部进修和学习的主要阵地上,激发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提高本来就应该具备的文化自信,党校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所倡导的文化自信,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党员干部不仅要在经济发展和治理的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还要发扬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现代与传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绽放出灿烂的光彩,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播能够增强我国的软实力,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独特性、包容性,极具魅力,社会主义的发展终究是离不开我们的根,也就是我们为止骄傲自豪的中华文明,所有的领导干部和基层人民群众都要明白一个道理,传统文化是我国复兴、国家崛起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朽的文明蕴含着强大的开拓精神和丰富的创造力,只有发挥党校教育中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树立并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党校教学如何使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
(一)夯实理论教育,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文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的文化创新。
(二)强化党性教育,坚定革命文化自信
党校教学主要分为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强化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要发挥好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的重要作用。
党性教育一直是党校教学的主要板块,党史教育、党章党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等,在党校教学中占有重要比例,在课堂上对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教育是党校教学的重点。
(三)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坚定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作为领导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党校应该搭建起领导干部学习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对领导干部进行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党校在教学转型中不应放弃传统文化教育板块,应对传统文化在党校教学中的地位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除了党校教师在课堂上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之外,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的知名文化学者与文化专家进行授课,开阔领导干部的文化视野。
三、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
(一)加强学习,坚定文化自信
读书、学习有“三让”——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他曾在讲话中引用这样一句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首先就要带头学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领导干部要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样就能把握思想之舵,幫助我们更好落实好各项工作。
(二)身体力行,强化文化担当
1.创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多地政府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往往更多地是对这24个字单一孤立的展示,并没有深入挖掘。
如果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仅仅停留在书本里,大家看看,花花绿绿i停留在讲座中,大家听听,热热闹闹;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创新形式和载体,用接地气的方式展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2.增强保护地方文化的意识
领导干部应该增强保护地方文化的意识,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能够注重融入历史文化元素,让传统文化进发新魅力,留得住“乡愁”,那才是最美好和最理想的。
3.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重视起公共文化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更贴合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四、结语
要发挥党校的教育阵地作用,传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必须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正确看待历史和文化的观点和理念,加强党员干部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克山县委党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