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基层干部交流工作的思考

2017-09-18 21:13:17冉泽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交流

冉泽炳

摘 要 当前,基层干部交流在人岗相适、跨单位跨行业、逆向、普通干部等方面存在不足,我们可以从把握六大原则、健全四项机制、落实四条举措等入手,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基层干部交流工作。

关键词 基层干部 交流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党员干部。基层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着力点,基层干部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践行者。在此背景下,对基层干部交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着重就加强基层干部交流工作,结合实际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资参考。

1基层干部交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各地在基层干部交流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岗相适交流少。当前,对有政策规定必须交流的干部,各地都能依规依策按时予以交流,且交流工作平稳有序;而对一些政策上没有明确规定交流的干部,特别是一些凭资历、凭年龄等原因走上领导岗位,且能力相对弱、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因没有政策依据,交流比较少。

(2)跨单位跨行业交流少。实行公务员登记和事业单位公开聘用制后,行政机关之间干部的交流,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但企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垂直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受干部身份的限制和干部人事制度的约束难度较大,交流比较少。

(3)逆向交流较少。随着“逢提必下”机制的推行,上级机关往下级机关交流干部的渠道进一步畅通,但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交流干部,除了公务员遴选和一些专项的干部挂职活动外,渠道比较单一,交流的干部也比较少。

(4)普通干部交流少。目前,干部交流多集中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且以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居多,一般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的乡镇干部交流的机会很少,致使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干部十几年,甚至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在同一岗位或乡镇工作。

2基层干部交流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对优秀干部或“顺手”干部“不放手”,对个性强、能力弱的同志借机“甩包袱”,给干部交流造成“平调就是受贬”的错觉和误解;有的领导力阻交流干部进入,认为本单位干部听话、好驾驭,交流来的干部“不知底”、难把握。二是不愿接受新的挑战。一些干部不能从自身锻炼成长的高度认识交流问题,只注重职务升迁、经济收入、待遇优劣等眼前“实惠”,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三是社会的舆论压力。有些干部群众片面认为从条件优越单位交流到条件差的单位,从大单位交流到小单位或平职转任到不重要的岗位,是组织惩戒,亲人和社会都会“另眼看待”,给被交流干部造成较大的思想压力。四是交流制度不够健全。干部交流是一项政策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干部交流就更显突出,尽管各级都出台了一些规定办法,但在具体操作中对方法程序、生活待遇等方面规定得还不够具体明确,缺少配套的措施办法,特别是对干部交流中存在的“跨部门交流难”等问题缺乏破解的具体措施。五是推动落实不够有力。少数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决心不大,推动落实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对违反交流规定的干部也执纪不严,强化执行、统筹协调、督导检查等方面做得不够有力有效,影响了干部交流的顺利进行。

3加强基层干部交流工作的对策建议

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干部交流力度,对于培养锻炼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活干部队伍资源、提高干部能力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把握交流原则。一是优化组合的原则。对干部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科学分析,通过交流,实现班子成员各方面的优化组合,保持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和梯次配备,最大限度地提升班子整体功能。二是相对稳定的原则。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和从严控制的原则,力争做到以交流增活力,以适度保稳定,不能过于频繁。三是培养干部的原则。要根据个人的能力素质、工作经历及其拟任职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岗位通过横向、纵向交流或单位内部交流,进行定期轮岗锻炼。四是合理使用的原则。根据干部队伍结构、交流人选条件、交流职位特点、实际工作需要等尽量尊重交流干部和单位的意愿,按照人岗相适、部门相近的要求,科学调配,合理安排,达到学以致用,人事两宜的目的。五是自主自愿的原则。加强与拟交流干部的有效沟通,采取双向见面、双向选择等方式,使拟交流干部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干部交流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保证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减少岗位变化带来的不安和焦虑。六是统筹兼顾的原则。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人才结构分布、干部队伍建设现状等情况,充分考虑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保持人才在区域内外、部门行业之间的相对平衡和合理流动, 全面提升人才流动的组织效能,实现人才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2)健全交流机制。一是建立干部交流的调控机制。针对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干部成长特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部交流方案,对交流对象、交流范围、交流时间提出明确意见。在实施干部交流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起关键作用的干部要加大交流力度,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注意干部交流过(下转第15页)(上接第4页)程中工作的衔接性和延续性。二是建立干部交流的互动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组织调配与干部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干部交流互动机制,使交流单位和干部個人能够根据各自的需要实行双向选择,保证交流干部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建立干部交流的激励机制。要把交流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对交流到基层和艰苦地方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应优先提拔使用。对干部交流中存在的如住房问题、家属子女随迁问题、不同地区工资待遇差别问题等,应从尊重交流干部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出发,建立干部交流的保障机制,解决交流干部的实际困难,为交流干部集中精力开展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四是建立干部交流的监督机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监督机制,制定严密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以及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使组织上的目标管理与干部的政绩考核有机结合,对违反干部交流纪律的当事人和责任者,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落实交流举措。一是完善交流计划。根据各类领导班子建设、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的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交流规划和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划定对象范围,确立原则要求,规范程序方法,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保证整个干部交流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制度,并严格按照规定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二要丰富交流形式。要区别干部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要取多种方式对干部进行交流。通过多措并举,实现交流形式多样化,确保交流工作科学、规范、合理、顺畅。三是优化交流环境。一要加强教育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交流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广泛的宣传,要认真做好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平衡县域范围内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干部的收入分配,以尽量缩小因地域或行业不同而产生的部门、地区利益差距,克服干部对待交流在切身利益上的思想阻力,解决好干部“逆向交流难”的问题。提倡和鼓励那些长期在部门工作、经历比较单一、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到乡镇工作,进行全面的锻炼和考验。四是加大交流监督。要严格按照干部任职资格规定,对没有经地交流锻炼的干部,在干部任免的讨论决定中,一律实行资格否决,不予提拔任用。对必须交流的提拔对象,坚持实行不交流不提拔。对组织作出的决定,任何个人也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并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到岗。要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明的组织纪律,确保县域干部交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周丹,浅谈领导干部交流[J].西部大开发旬刊,2013(1):7-7.

[2] 庆启顺.提升县域干部交流轮岗质量和效益的建议[J].领导科学,2016 (12):50-50.

[3] 迟俊杰.完善干部交流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金融研究,2016 (4):77-78.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基层干部为什么身累?
当代陕西(2021年14期)2021-08-21 02:36:32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当代陕西(2020年17期)2020-10-28 08:18:06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42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 05:12:10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队伍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