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环境治理:问题、挑战与对策

2017-09-16 17:10:30郭迪满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问题

郭迪满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获得了巨大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经济社会巨大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当前在环境治理领域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分析环境治理的问题、挑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问题;策略

1、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成为了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2、 当前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

當前环境污染问题呈现多元化、局部性、扩散性的特点。笼罩华北地区的雾霾,工厂废水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机动车、燃气等造成的有害气体肆意排放,城市建设造成的扬尘污染等等都是现实的环境污染问题。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不能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但收效甚微。当前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对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上不够重视自然造成行动上随意,没有规矩意识。地方政府在企业审批上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在招商引资中对环评工作走形式、走过场,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有的地方主要领导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导致环境监管部门流于形式,造成企业无视环保制度,肆意污染。

(二)环保监督执法不力

目前的环境保护监督执法力量依然偏弱。环保部督查组在山东济南历城区执法检查时,被一家名叫“绿杰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强行扣留超过一小时。尽管这家企业已被停产整顿,相关违法人员也被治安拘留,但这么一家打着环保旗号的企业,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对抗中央一级的环保督查,细思恐极。

(三)生产技术较落后

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是工业生产,技术设备的陈旧、生产技术不过关,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达到环保标准。但是技术升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很多企业选择安于现状。

3、 当前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

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 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会持续地存在。中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进程,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还在进行之中来解决环境的问题,所以这里面既有经济规律的约束,也有自然规律的客观限制,所以这就是环境治理的难度。

第二,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新常态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减缓,一方面环境压力在减少,但是另一方面要看增量,增量还在持续大幅度上升。所以实际现在是在比绝对增量上升得快,还是效率提升得快?效率提升得快环境问题才好解决,如果增量高于效率,提升对环境带来的仍然是巨大的一个压力。

第三,区域风险在显现,统筹协调要求高、范围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总体上看环境质量出现了好转的态势,但、中西部很大程度上还在复制东部过去的发展模式,还处于重工业急剧发展的阶段。我们从环评项目的审批情况看,环保部审批的重化工项目中中西部投资占全国80%。如果处理不好,中西部很有可能重复东部一些地区污染严重、生态受损的这种状况。另外一方面监管能力弱,一旦出现问题将会是灾难性的。

4、环境治理策略探析

针对上述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笔者提出以下参考策略。

(一)扩大群众参与

环境治理是一场人民战争。单纯依靠政府强力执法难以发挥治本的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政策应该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动员群众参与到环境治理当中来,发现污染源,推广好的治理方法。在目前自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群众参与监督执法的条件已经具备。环保部门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尤其是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面更应该广开言路,多举办听证会、座谈会,建立民意调查等制度,听取群众意见,主动邀请群众参与环评。同时强化环保执法,尤其是群众对环保问题的投诉要有专人处理,确保发现一起解决一起,增强环保部门在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二)建立环境治理协调合作机制

在前文中已经提及环境治理不单是环保部门的工作,其涉及到发改委、财政部门等,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尝试探索建立以环保部门牵头,各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环境治理协调合作机制,协调处理设计到各领域的问题。建立此机制需要多方面综合努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协调机构,需要承担起环境治理的重任。因此在机制建立、运作以及考核过程都要有详细的指标体系,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三)完善现有的考核机制

改变现阶段政绩考核过分注重GDP的现状。完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机制。环境治理考核机制应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当前的生态文明指标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中央到地方的环境治理考核应该既包含经济发展、社会情况,又包含生态环境和民生等各个方面。形成比较完善的环境治理考核制度。同时改变地方政府领导的的选拔任用指标,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从地方领导抓起,夯实环境治理的的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地方政府与企业环境治理合作关系的形成——以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例[J]. 朱德米.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0(01)

[2]以兼容性激励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山西省为例[J]. 陈建国. 公共管理学报. 2012(03)

[3]中国的环境监管与治理——理念、承诺、能力和赋权[J]. 李万新. 公共行政评论. 2008(05)

[4]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J]. 荀丽丽,包智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问题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绿色中国(2019年13期)2019-11-26 07:11:00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38:19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6:32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9:07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