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食管造影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

2017-09-12 22:42:45王志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5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食管癌

王志勇

【摘要】 目的 探讨X线食管造影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42例三维适形根治性放疗患者, 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均进行X线食管造影, 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15例患者于治疗中及治疗后1个月内表现肿瘤快速退缩, 20例肿瘤退缩缓慢, 4例略有退缩, 3例未见明显变化。其中11例快速退缩为髓质型鳞癌, 3例颈段, 6例胸上段, 2例胸下段。4例快速退缩为蕈伞型鳞癌, 2例胸上段, 1例胸中段, 1例胸下段。其中2例略有退缩及2例未见明显变化均出现在胸下段, 2例溃疡型, 2例浸润型。2例患者治疗中出现呛咳, 使用碘海醇造影, 1例为食管气管瘘, 另1例造影显示造影剂于会厌处呛入气管, 但未见食管气管瘘。15例患者治疗2~4周时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出现。X线食管造影表现为梗阻症状加重, 钡剂通过缓慢, 全蠕动波变慢或消失。2例食管壁可见小溃疡钡斑。10例患者于治疗3~4周时, 急性放射食管炎较重。4例患者在6~8个月复查时, 梗阻症状仍较重, 钡剂变现为通过较缓慢, 食管蠕动变慢, 管腔狭窄, 但无明显食管肿块溃疡及黏膜破坏。结论 放射影像学的表现与食管癌放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食管癌;放射治疗;X线食管造影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21

放射性疗法是治疗食管癌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放射治疗手段的进步, 不但要对治疗前进行准确的分期, 而且需要判定治疗中和治疗后的疗效。X线食管造影是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本文回顾分析行放射治疗并接受X线食管造影检查的食管癌患者资料, 分析X线食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12月42例在本院进行三维适形根治性食管癌患者, 所有患者资料均经病理证实, 经临床分析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42例患者中男38例, 女4例;年龄38~72岁, 平均年龄61.5岁。其中鳞癌37例, 腺癌4例, 腺鳞癌1例;发病部位颈段4例, 胸上段9例, 胸中段18例, 胸下段11例。42例患者治疗前均行X线食管造影检查, 依据X线分型:髓质型32例, 蕈伞型6例, 溃疡型3例, 浸润型1例。37例鳞癌中髓质型32例, 蕈伞型6例, 溃疡型1例;腺癌溃疡型2例;腺鳞癌浸润型1例。

1. 2 检查方法 食管造影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数字化胃肠机, 40例患者行气钡双重造影, 钡剂浓度为180%。钡餐造影检查前4 h严禁食用食物, 对患者进行常规胸部、腹部透视检查并记录体检图像。另2例患者在治疗中因有呛咳表现, 使用碘海醇造影。所有患者均采集双斜位及正位片。动态观察食管黏膜线结构及食管蠕动情况, 并点片记录。首次检查后, 治疗中第20次(40 Gy)至治疗后1年内, 定期采用食管造影进行检查。所有食管造影检查及阅片均由2名放射科医师完成。

1. 3 放射治疗方法 42例食管癌患者均为三维适形(3D-CRT)精确放射治疗。pinnacle 9.0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共面或非共面治疗计划, 保证正常器官在限量之内。采用Siemens PRIMUS M型直线加速器治疗。治疗剂量均为200 cGy/次, 总量为50~60 Gy, 5次/周, 总治疗时间为5~7周。

2 结果

15例患者于治疗中及治疗后1个月内表现肿瘤快速退缩, 20例肿瘤退缩缓慢, 4例略有退缩, 3例未见明显变化。其中11例快速退缩为髓质型鳞癌, 3例颈段, 6例胸上段,

2例胸下段。4例快速退缩为蕈伞型鳞癌, 2例胸上段, 1例胸中段, 1例胸下段。其中2例略有退缩及2例未见明显变化均出现在胸下段, 2例溃疡型, 2例浸润型。2例患者治疗中出现呛咳, 使用碘海醇造影, 1例为食管气管瘘, 另1例造影显示造影剂于会厌处呛入气管, 但未见食管气管瘘。

15例患者治疗2~4周时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出现。X线食管造影表现为梗阻症状加重, 钡剂通过缓慢, 全蠕动波变慢或消失。2例食管壁可见小溃疡钡斑。10例患者于治疗3~4周时, 急性放射食管炎较重。4例患者在6~8个月

复查时, 梗阻症状仍较重, 钡剂变现为通过较缓慢, 食管蠕动变慢, 管腔狭窄, 但无明显食管肿块溃疡及黏膜破坏。

3 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胸部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食管癌是常用方法, 但对于不能直接手術的患者, 放射治疗是很好的治疗方法。目前, 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是临床常用放射治疗方法, 也是中晚期食管癌失去手术机会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1]。随现代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 提高肿瘤致死量的同时减少了正常器官的损伤[2]。

放射治疗中食管癌灶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本组病例中有15例患者病变区快速退缩, 均为髓质型与蕈伞型, 与文献报道[1]基本一致, 根据病理及食管癌分型可对肿瘤放疗敏感性进行疗效评估, 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治疗部位上差别, 有学者分析治疗部位与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3], 亦有报道称颈段、胸上段治疗效果较好[4-6]。本组病例胸下段治疗效果较差, 分析原因本组中的3例浸润型、1例溃疡型均在胸下段, 而浸润型及溃疡型对放疗不敏感。所以表现为胸下段较其他部位食管癌治疗效果较差。

放射治疗虽然是治疗食管癌的有限手段, 但放射损伤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放射性食管炎是食管癌中常见的损伤[7]。在本组病例中, 部分病例鳞癌里的髓质型、蕈伞型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较重, 但近期的疗效评估却较好, 肿瘤消退快速。

X线钡餐造影可以多角度, 实时动态观察食管的蠕动及管壁黏膜情况。如有成角及向腔外突出的尖刺钡斑, 应注意治疗中密切观察, 易于穿孔[8]。本组2例患者呛咳, 1例颈段, 考虑射线累及喉部, 引起刺激性咳嗽。1例胸中段, 造影过程中见碘海醇造影剂进入气管, 出现气管瘘。另外如果食管蠕动异常, 及治疗中梗阻加重, 应注意放射性食管炎。所以, X线食管造影的表现, 能够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可作为临床医生的参考, 指导临床医生疗程中修改计划, 调整放疗处方,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使患者得到最优的治疗方案, 减少及缓解并发症[9, 10]。endprint

值得提出的是, 核磁共振成像(MRI)、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直观地观察腔外肿块和淋巴结, 胸主动脉的侵犯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并对放射性肺炎的观察有较好效果 [5] , 但无法动态观察食管蠕动情况, 观察黏膜线等, 因此X线食管造影不仅对食管癌诊断, 对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估亦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X线食管造影不但可以发现食管癌放疗中的并发症, 是无创、经济、简单的疗效评估手段。与病理结合可以很好的对放疗疗效进行预测及评估。

参考文献

[1] 蓝川, 韦嵩.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15):1200-1201.

[2] 祝淑钗, 董辉, 刘志坤, 等. 早期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不同照射范围的比较研究. 中华放射腫瘤学杂志, 2015, 24(6):615- 618.

[3] 张新良, 王晓萍, 张道富, 等. 41例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和放疗疗效观察.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15(3):239-241.

[4] 祝淑钗, 李任, 王玉祥, 等. 500例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的多因素分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5, 14(4):253-258.

[5] 夏丽天, 李而周. 胸部肿瘤放疗后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CT表现.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2, 18(1):14-16.

[6] 刘日华, 刘卫明, 柯勇, 等. 食管造影在食管癌放疗后近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山西医药杂志, 2008, 37(22):1029-1030.

[7] 郑之华. CT与X线造影在食道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外医疗, 2009, 32(10):156.

[8] 任雪姣, 韩春. 多种影像学技术在食管癌放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1, 38(11):842-845.

[9] 帖琳, 孟娟. 食道癌放疗前后X线变化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17):30-31.

[10] 董忠. 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比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18):1450-1451.

[收稿日期:2017-05-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食管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核安全(2022年3期)2022-06-29 09:17:56
基于自设计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放射治疗文件的读取和显示
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06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9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