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迟念
我的欢喜,已另写一章
■ 苏迟念
宁静的夜,点一盏昏黄的灯,泡一杯清冽的茶,再看看窗台上娇羞的花,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远一点,是璀璨的灯光,再远一点,是天边的月明星稀。不觉感叹,天上有星,地上有光,谁不是转个弯再换个新的生活模样。
大概是性格使然,我天生性情凉薄,不善交际,因此有恋物的小癖好。屋子里堆满了小玩意儿,连宽大的窗台上都陈列得满满当当。其实小玩意儿还好,毕竟都小巧玲珑,也不太费心思。最“剪不断,理还乱”的当属衣物,日积月累地不断置新,却从来不舍得扔掉旧衣物,哪怕知道以后也不大可能再穿。就这样,每次搬家都是很费力的一件事,衣物重量虽轻,却很占空间。
七月份搬家,收拾衣物的时候,我就开始头皮发麻,不知道怎么下手。朋友周高高站在一旁,似笑非笑地说:“我觉得吧,生活就如新闻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及时性。太恋旧物,就不会有心情去购置新物。然而,哲学告诉我们,新事物最终会取代旧事物。”说完用手指指自己的屋子,我顺手看过去,整间屋子宽敞明亮,衣物在柜子里摆放得整齐有序。其实,我们的房间格局是一模一样的。我不由得大惊,问及她为何能让房间看起来宽敞许多的缘由,她一边把手头的衣物丢进垃圾袋,一边说:“就像我现在做的这样,确定不会再穿的衣物就扔掉,不要过于留恋。舍不得、放不下就会负重太多,从而走不远。”然后,她帮我一起整理了好几袋不会再穿的衣物,依据新旧程度分门别类,把能穿的衣物送去了小区楼下的衣物回收处,不能再穿的都扔进了垃圾桶。
那天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定时清理房间内的衣物和小玩意儿,尽量让自己的房间看起来也像周高高的房间一样宽敞明亮,既能装得下一屋子阳光,也能迎接来做客的新朋友。也许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扔掉一件旧衣服而已。
先前读书,记得扶南写:“过了这么多年,我终于发现了那些让我喜欢的人的特质,他们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懂得人际交往的边界,言辞温和,与人为善,将人生的一切都根植于生活。”每每读到此处,总会想起杨美丽,我的大学老师,当然杨美丽并不是她的本名,同学们喜欢才这样称呼。工作之余,她把大把的时间与精力用来读书、养花弄草,后来又爱上做甜点,朋友圈里满满都是生活蓝图。课堂上,她从不讲恢宏的大道理,每次引证举例都来自真实的生活。
与她的闲情雅致不同,我做事总是很慌张。有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录的昙花开放的视频,便从朋友那里要来昙花。以为这么容易存活的花肯定不在话下,谁曾想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昙花的绿色渐渐变成黄色。碍于面子,我没好意思送回朋友处。左思右想,便把蔫了的昙花抱去老师杨美丽家。进门才发现,她家长长的阳台宛如一个植物园,各类花草俨然而立。最多的还是多肉植物,无论胖瘦高矮,她都一一为它们取了名字。“这么多,不会记错名字吗?”我按捺不住好奇地问。“有母亲会叫错自己孩子的名字吗?”她笑着回答我,“生活不是比赛,做事也不必慌张,侍弄花草很能磨炼人的性情,你可以试试。”
想来自己内心也是喜欢她那种“时日低矮而天下羊白”的生活方式,回家的路上途经花卉市场,我便买了一些花草。果然养花能够颐养性情,此后的每一天,我都会早起打理一下。看起来只是多了几盆花,其实也多了很多心思,一想到这些花草得由自己负责,整件事就变得严肃起来,很多懒散、随性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消弭。我想,新的生活方式有无数种,其中一种不过是你途经花卉市场,顺便买了几盆花。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同小异,也可以有天壤之别,然而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不过新旧之分。而对于我自身的每一次蜕变来说,我都想说:嗨,新生活,谢谢你赠我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