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林
摘要:国有企业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所有的企业,它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与重要部门。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影响下,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与管理体系变化越来越大,国有企业的管理正在逐步趋向于规范化。但由于我国的国有企业很多都深深地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的传统管理思维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拖住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1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现状
1.1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与市场的竞争需求不适应
对于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落后,一方面表现为不能依据市场规则运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但管理国有企业与管理普通企业相比要更加复杂。当前很多国有企业都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加上经营管理不科学、不合理,连年亏损是很多企业所处的主要状态;但这些企业又不能破产,就企业经营本身而言,这与当前市场经济法则很不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利。另一方面表现为不能有效落实好现代经营管理制度。而作为一名国企管理人员,很多人都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稳定成为了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与企业管理人员利益缺乏很强的相关性。由于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致使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彻底,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挑战力明显下降。
1.2国有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
当前仍有很多国有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如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系统性的管理制度缺乏。一些国有企业虽然也主动积极地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但不能充分结合自身实际,致使达不到理想执行效果;还有部分国有企业对大局顾全不够,把眼前利益看得过重,在扩张时不充分考察市场,具有一定盲目性,加之不科学、不合理的经营管理,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1.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不深入
就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很多大中型国有企业都有专门的文化事业建设部,并且这些企业都有自成体系、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而学会运用这些企业文化,让这些文化落地生根,才是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在这方面很多国有企业都做的不到位,如:在企业文化的宣传方面,很多国有企业只把宣传停留在手册、墙壁,不能让这些文化内涵真正深入人心,文化内化不足,文化宣传的真正作用没有体现出来,企业职工只是耳熟能详企业口号,但大多数很难做到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紧密结合自身工作了。
1.4国有企业自身创新力以及产品竞争力都有待增强
很多国有企业仗着自身地位优势,错误地认为有政府做后盾,不会出现发展后顾之陇,致使很多企业高管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不重视创新,不愿意改革。长此以往,造成企业创新能力差,很多产品关键技术仍然依赖外国,此外很多国有企业不重视调研市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盲目生产,致使生產出的产品落后、老旧,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不重视产品导向营销思维的应用。
2国有企业管理改进策略
2.1创新管理体制
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企业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比如说,人们对国有企业的就业观念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认为能在国有企业里就业,就等于是铁饭碗,不用为失业而发愁,只要在企业里不违法乱纪就行。同时,国有企业里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连加薪和升职也要按照这种流程走。这就造成“大锅饭”的思想死灰复燃,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在工作上也表现为出工不出力,人浮于事的現象很严重。如果在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诸如竞争机制,对业务较差,态度不端正的员工进行清退,并制定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通过待遇的提升来实现对能力卓越的员工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让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2加快管理技术的改进
管理的技术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服务于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的,国有企业要鼓励技术的研发,实现同行业的技术优势。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面临的挑战加剧,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使企业面临的市场变化更快,这就要求企业要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制定出更多的应对方案来。根本途径在于采用时下最先进的技术来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3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员工对企业有着特殊的情感,那就是自我归属感,从而把企业内部事情看做成是自己的事情,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这种企业文化下的企业经济效益是不可能差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如同建设高楼大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一定的群主基础。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以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来看待企业文化。
2.4积极稳妥推进国际化经营策略
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如果不与国际接轨,其竞争力可见一斑。在国际化经营和全球化竞争这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只有走出去,正确地认识国际化,努力做国际化经营的高端,做价值链的组织者,用一流的研发掌控核心技术,用一流的产品做好市场定位,用一流的营销能力创造知名品牌,用一流的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用一流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才能称之为优秀的国有企业。因此,具有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和宽阔视野的领导班子、满足国际化经营需要的人才队伍和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领导力三者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