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电梯的合理应用

2017-09-09 23:16:06林佳奇
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26期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应用

林佳奇

[摘 要]当建筑物的高度在100米以上,就对这类建筑统称为超高层建筑。高度较高涉及到的作业就较多,期间需要的施工材料也越多,在这种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物中,施工材料一般都是运用施工电梯进行运送,合理应用施工电梯是维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现今的超高层建筑物极具多样性,层与层之间的建筑风格具有差别,这也为施工电梯的顺利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产生了新的难题。本文就针对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电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阐述了施工电梯的选型、施工电梯的布置原则、施工电梯的关键技术以及具体的运行管理技术。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应用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6-0138-02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非常高,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将施工人员及时的运送到施工场地,并且要保证施工材料能够有效地提供。由于超高层建筑物的高度在100米之上,楼层非常多,施工作业种类较多、难度较大,并且不同楼层的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因此实现施工材料的及时运输以及工作人员的快速运送,一直都是超高层建筑中施工电梯的研究重点。施工电梯是促进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因此施工电梯关键技术的探讨非常必要,而对于施工电梯运行过程的管理也同样非常关键。

1 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的选型

施工电梯主要是对单双笼、梯笼尺寸、电梯载重量以及电梯的速度这四个方面进行选择。一般来讲,当建筑物的高度在400米之上时,施工电梯的选型应该为双笼高速。在梯笼尺寸的选择上,它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施工材料的具体尺寸,另一方面则是高层建筑物的具体结构。多数情况都选择标准的梯笼尺寸,梯笼长宽高分别为3.2m、1.5m和2.5m,具体应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而定,例如广州东塔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施工电梯尺寸就将标准尺寸的高度变成了5.5m,以此来确保电梯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电梯的载重量一般都采取2000千克,但是电梯载重量也受到幕墙板块的影响。当建筑物每层高度在3.7到4.7之间,则单块幕墙重量在800到1200千克之间时,当电梯用于运输幕墙的时候,一般都会采取每次运输两块板的模式,这时就需要选择2700千克的载重量。而施工电梯的速度则主要分为中、高、低三档,而在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物当中,为了使整体的施工效率更高、缩短施工时间,一般都会采用高速电梯,常见的高度电梯速度为96m/min,现在已经可以将这一数值提升到120。

2 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的布置

该类建筑的常用工艺为“不等高同步攀升施工工艺”,由于不同楼层会存在共同施工的现象,因此施工电梯会安放在核心筒内外。而安放在核心筒内部的多是用来运送工作人员,有时也会运送少量施工材料,安放在核心筒外部的电梯则主要用来运送施工材料,并且能够承载非常多的装修材料,由于运输材料数量非常大,因此需要保证电梯通道顺畅,施工电梯一般建设在建筑立面规整、道路顺畅的位置。

施工电梯的布置主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第一、因为电梯会在核心筒内与核心筒外一同布置,则需要同时满足两侧的运输需求。第二、尽可能的降低对后续施工的影响。第三、布置符合超高层建筑的总平面格局。第四、具体的布置应该综合超高层建筑的具体结构。第五、当布置筒内电梯的时候,需要综合其他大型设备的运行需求,并要对设备与电梯之间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第六、一定要对建筑的承载力范围有充分的了解,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其中。第七、由于施工过程环节众多、危险频发,因此还需要考虑危险发生时人员的疏散因素。第八、当电梯布置在结构楼板处的时候,需要选取次要结构位置,并且要优先考虑施工缝的位置。第九、当电梯设置在筒高处的时候,电梯通道不应该占用直达电梯的通道,也不能够占用正式电梯的通道。

3 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的关键技术

施工电梯涉及到多项技术,而这些关键技术的选择是确保施工电梯安全运行、高效运作的前提,需要针对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关键技术。

3.1 电梯基础

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施工材料都会放在负一层,这就需要电梯能够通往负一层,而电梯基础就应该安装在负二层,如图1。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性与耐用性,需要进行加固措施,一般先采取结构加固手段,其次再选用回顶加固手段。

3.2 电梯基础转换

该项技术实施的原则如下:第一、电梯高度始终要比设计高度低。第二、标准节长度维持不变,确保配置顺畅。第三、转换层主体结构受力满足上部受力要求,以减少结构加固措施的应用。图2即为上海某项目应用井字梁進行电梯基础转换:

3.3 通道塔技术

该项技术主要是为了降低施工电梯对后续幕墙工作的影响。由于施工电梯的设置不仅会增长幕墙工期,还会加大幕墙收尾工作的难度,如果将筒外部分的施工电梯附着在通道塔上,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图3为天津117大厦运用该项技术:

3.4 电梯滑触供电

滑触供电主要是为了避免风力过大而使施工电梯发生损坏、引发人员伤亡等问题。在一些沿海城市,风力强度非常高,很多时候都会将电缆吹断,引发断电,电梯无法正常运行,事故频发,而滑触供电就不会造成这些问题。例如武汉中心工程就运用了该项技术。

4 超高层施工电梯的运行管理

为了确保电梯的高效运行,主要设置了以下几方面的管理:第一、创设分类分区管理模式。分类管理是依照服务对象来对电梯加以管理。例如上海中心工程就将施工电梯分为两类,一类用于运送工作人员,一般只在结构施工区域停靠,都运用高速、双笼的电梯。另一类则用来运送施工材料,停靠比较频繁,因此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单双笼、中高速。分区管理是根据高度具体运行,高区电梯不再中区和低区停靠,以满足高区运行的需求。第二、施工电梯属于公共资源,应该有总包方管理,总包方应该制定施工电梯的运行计划,根据具体的计划对电梯进行具体的安排。第三、为了保证电梯的顺畅运行,可以针对不同作业的施工制定不同的下班时间,错开高峰期,保证运输效率。第四、施工电梯运输材料之时,应该保证材料提前送到电梯旁,降低电梯的等待时效。第五、为了保证运输效率,需要以最大运输效率为前提,尽可能的提高运输速度。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超高层建筑中的施工电梯的最大运输速度为96m/min的时候,电梯的平均运输速度只能够达到60m/min,只能够达到最大速度的三分之二。如果能够在最大速度的基础内,尽可能的提升电梯的运输速度,这样就能够提升施工电梯的运输效率。运行管理与电梯技术是保障施工电梯在超高层建筑物中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推行合理的电梯运行管理技术不可缺少。

5 结语

施工电梯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做出如下总结:第一、施工电梯的合理设置能够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因此施工电梯选型一定要根据施工情况而定、并进行合理的配置。第二、施工电梯要遵循布置原则,以此来保证电梯的高效运行。第三、施工电梯具体采用哪种关键技术,需要在布置之前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电梯是否采用基础转换技术、通道塔技术以及滑触供电技术等。第四、要想实现电梯的高效运行,必要的管理同等重要。施工电梯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同时也承载着众多工作人员的生命,因此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的布置一定要做到合理、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胡玉银.第四讲: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体系的构成与配置[J].建筑施工,2007(10) :814-816.

[2] 周杰刚,崔旭旺等.武汉中心可变微凸支点匣套型顶升模架体系关键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3.42(19):12-17.

[3] 徐磊,花力,朱刚.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空中托换平台体系的设计与应用[J].建筑施工,2014 (6) :720-722.

[4] 卞若宁.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方案及管理[J].建筑施工,2014 (6) :713-716.

[5] 叶浩文,顾国荣,季万年.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超高层建筑应用
超高层建筑测量技术研究
居业(2016年9期)2016-12-26 18:12:50
超高层砼泵送技术在长沙希尔顿酒店项目中的应用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
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及经济效应分析
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设计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22:00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