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黄泽龙
摘 要:在调控一体模式下,日常的调度运行有时会遇到开关遥控操作不成功的现象,影响线路停送电操作、事故处理,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因此,保证遥控命令正确高效地执行也成为自动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遥控的工作原理,并能根据遥控故障现象快速判断故障点并排除。本文针对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控不成功情况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 遥控 原因浅析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b)-0017-02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变电站都实现了无人值班,转为集控或调度实时监视,为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水平,调控一体化工作也在积极推进,所以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重要功能之一的遥控功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遥控过程如图1所示,可以分为遥控选择、遥控返校、遥控执行三个步骤。所以遥控故障也大致可以分为遥控选择失败、遥控返校失败、遥控执行失败三方面,下面就对这三方面的故障分别进行分析。
1 遥控选择失败
遥控选择失败即控制对象没有操作选项可以选择,出现“非遥控对象”等报警,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都是未对画面上的遥控对象图元进行遥控定义,或者遥控相关设置不正确。此时,我们只需在数据库中将定义该对象可控,并正确配置相关遥控参数即可解决。
2 遥控返校失败
遥控返校失败可以分为返校超时和返校错误两种情况。
2.1 遥控返校超时
遥控返校超时通常与子站至主站的远动通道状况有密切关系,主要有通道误码率高和通道异常两种情况。
2.1.1 通道误码率高
误码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传输的总码元数×100%。传输过程中传错的信息多,会增加信息的拒收率,影响信息的处理和传输速度。电力载波通信传输数据的载体是电力线,电力线输送电力的同时传输载波信号,会引起阻抗变化、信号衰减以及信号干扰等问题,并且很多变电站位置偏远,传输距离长、地形复杂、障碍物较多,这些都会导致接收到的信号误码较多,此时就要通过纠错或重传来保证信息正确,信息传输效率大打折扣。如果这种情况下调度主站经由此通道对子站设备进行遥控选择,很有可能会出现返校超时。
对误码率高低的判断最便捷的方式是通过主站前置监视软件得出,也可以在调度主站主动下发对时命令,观察收到的报文即可判断出误码率的高低,若收到的報文不一致则能判断出通道误码率高。
2.1.2 通道异常
子站到主站的通道可以分为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如果上行通道正常,下行通道不正常时,主站虽然下发了遥控选择报文,但是子站并没有收到,所以也不会做出反应,主站迟迟没有收到返校报文就会出现遥控返校超时。此时排查故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首先在主站设备上进行自环,在主站端下发对时报文或者主站主动发出请求链路的报文,如果收到的报文与发出的报文一致则说明主站设备正常,以同样的方法排查整个链路,包括modem、防雷器;(2)检查子站与主站的通信参数设置是否一致,包括波特率、通信规约,模拟通道还需注意中心频率和频偏。
2.2 遥控返校错误
遥控返校错误即子站对于主站下发的遥控命令没有给予肯定确认,通常,出现遥控返校错误时,我们可以通过子站回答的返校报文来分析具体原因。
以101规约为例,正常遥控过程中,遥控选择和遥控执行为下行信息,其传送原因均为06H,即激活,遥控返校为上行信息,其传送原因为07H,即激活确认。如果返校报文中传送原因不是07H,则表明下行的激活没有得到确认,视为返校失败。遥控返校错误时,常见的传送原因有2fH或6fH、47H。
当上行的返校报文中出现传送原因2fH或6fH时,返校失败的原因是确定的,是出现了未知的信息对象地址,即遥控选择命令中被控制对象的信息体地址在子站远动机中是不存在的。例如,在某站远动改造后,调度主站对某断路器进行遥控时出现返校失败报告,但对该站其他断路器遥控选择后均能返校成功。对该断路器进行遥控选择时,在主站截取到如下报文:
TX:68 09 09 68 73 1e 2e 01 06 1e 7f 60 81 44 16
RX:68 09 09 68 28 1e 2e 01 6f 1e 7f 60 81 62 16
解析报文可知,主站对子站第127个遥控点进行遥控选择,子站返校报文中传送原因为6fH,即未知的信息对象地址,检查了主站与子站的遥控表,发现子站没有配置第127号遥控点。在子站远动转发表中增加遥控点后,调度主站遥控返校成功。所以这种情况下,只需核对主站遥控表与子站上送的遥控表是否一致,是否遥控点号传错了或者漏传了,修改发送表后即可解决问题。
当上行的返校报文中出现传送原因为47H时,也就是子站远动回复调度主站否定认可,原因是不确定的。在某站调控一体化调试过程中,出现了调度主站对该站所有断路器遥控返校错误的现象,遥信遥测均正常,对一台断路器进行遥控时,主站端截取报文如下:
TX:68 09 09 68 73 01 2e 01 06 01 12 60 86 a2 16
RX:68 09 09 68 28 01 2e 01 47 01 12 60 86 98 16
解析报文可知,主站对子站第18个遥控点进行遥控选择,子站返校报文中传送原因为47H。在现场后台机上对该断路器进行遥控选择,返校成功,排除了回路上存在故障的可能,进一步咨询厂家时发现,子站远动机不能识别主站下发的遥控选择报文中遥控命令限定词86H,它能识别的遥控命令限定词是82H,遥控命令限定词格式为:
对比可知,不同之处是D2位,这一位暂未应用,不存在实际意义,最后经过厂家研发人员修改101规约文本后,全站遥控返校正常。除此之外,在工作还发现部分厂家的测控装置 “远方/就地”把手切至就地位置时,也会出现传送原因为47H的返校失败报文。当然,还有很多未发现的原因可能导致子站远动回复调度主站否定认可,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现。
3 遥控执行失败
主站遥控选择后返校成功,下发遥控执行命令后执行失败,问题一般在遥控回路上。出现遥控执行失败的情况,作为自动化专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检查:(1)控制电源空开未合上或控制电源电压过低,导致装置收到遥控命令后因为没有电压或电压过低而无法出口;(2)储能电源空开未合上,导致断路器弹簧未储能而无法执行分合闸命令;(3)被控制对象处于就地位置,无法进行远方控制;(4)被控制对象机构存在故障,收到命令后无法动作;(5)遥控压板未投上或者遥控出口线缆松脱等,都会导致遥控分合闸命令无法出口;(6)在远方同期合闸时出现遥控执行失败,可能是同期条件不满足导致闭锁,如压差闭锁、角差闭锁等,也存在同期软硬压板或控制字未正确设置等原因。当然,遥控执行失败的原因还有很多,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对象的信号状态来辅助分析查找原因,如控制回路断线、弹簧未储能、机构就地位置等信号都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原因。
4 结语
遥控操作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调控一体模式下,需要我们更加专业,对设备更加熟悉,迅速查找失败的原因,提高调度遥控操作成功率,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苏韶华.监控的信息处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55-56.
[2] 滕晓辉.无人值守变电站遥控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农网自动化,2010(9):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