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绿地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探寻—兰州开盛广场与陆都花园景观设计实践

2017-09-08 07:27:08谢晓英段佳佳
城乡建设 2017年16期
关键词:绿地花园广场

■ 谢晓英 张 琦 段佳佳

统筹建设

公共绿地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探寻—兰州开盛广场与陆都花园景观设计实践

■ 谢晓英 张 琦 段佳佳

开盛广场鸟瞰图

一体化设计将地下建筑空间与城市景观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解决城市绿色空间紧缺与地下空间发展不足的创新实践。

地下空间的利用是在不减少绿化面积前提下,增扩绿地功能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探寻公共绿地与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并通过两个项目实例,分析其优势和成效。

功能定位一体化

地上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需要全面认识场地、周边环境乃至城市领土景观,把握场地与周边环境及城市之间的关系,对场地进行准确的项目定位。

开盛广场项目位于兰州市核心商业圈内,规划用地面积约1公顷。场地近正方形,北邻开盛大厦地面停车场,南侧为绿地及十字形硬质铺装。广场功能单一,与周边用地和交通系统缺乏组织,人车混行现象严重。景观设计依据规划要求,将地上园林景观与地下空间开发统一定位,并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以乔木为主的地面绿化休闲广场和地下开放式的商业公共空间及底层停车库。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将周边商圈连通成为一体,并提高场地绿化率和绿地覆盖率,增强城市中心的活力与吸引力,满足生态、休闲、健身、交流、购物等多种需求,成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的城市综合体。

开盛广场透视效果图

陆都花园项目位于兰州市城关区,规划用地面积约1.6公顷,被商场、住宅等建筑包围,是多种业态和居住功能的高度混合地段。由于周围土地价值的不断提升,场地面临着逐步被占用的危险。景观设计对于该地块的功能定位是:地面部分通过人工覆土形成微地形起伏的休闲公园,结合地下建筑弧线形的采光顶及入口玻璃壳体,形成轻松的空间形态与节奏,为周边的居民和消费者提供休息交流的舒适环境。

在现代社会,人们日益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城市空间功能的多样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地下空间是城市多种功能的载体,与地面绿地的一体化开发不仅功能互补,延伸两者的资源,拓宽使用人群的范围,同时激发了使用者的潜在需求,为地上的活动空间注入新的活力与能量。

陆都花园星光溜冰场效果图

陆都花园透视效果图

陆都花园剖透

陆都花园花卉展示大厅效果图

空间形态一体化

空间形态一体化设计打破了单一的空间设计过程,将地下空间与地表空间紧密结合,进行统一的空间布局和空间形态设计,塑造整体和谐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开盛广场项目地上部分与周边环境呼应,采用规则式布局,构图基本对称,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主轴线和以开盛大厦为背景的南北向次轴线。轴线中心的下沉广场起到统领地上、地下整体空间的作用。它满足了地下建筑侧面采光和紧急疏散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地下空间的方位识别,提高了地下空间的趣味和通透性;其次,形成的下沉院落有利于场地和室内自然通风。下沉庭院的大台阶可供游人休息、交流和观赏景物。

在陆都花园项目中,由于周边的建筑将绿地围合成一处封闭的空间,采光顶及入口的玻璃壳体成为引人入胜的景观之一,可以直接从各入口建筑夹缝中看到,增强了导向作用。另外,设计者将地块北侧及东侧局部抬高0.4米,地下一层顶板降低0.3米,在此高差之上设计起伏的微地形。并在地形上种植层次丰富的植被,结合弧线形的采光顶创造出绿意盎然、富有趣味的空间。地上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打破了地上与地下独立开发建设的传统,强调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流通与互动,地上与地下的分界变得模糊。地上层面并不仅仅作为地下空间的入口,还是地下空间的有机生长。同样,地下空间也作为地上空间的向下延续,从而摆脱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限制,激发城市空间活力。

节能措施与建筑设计一体化

节能措施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在开盛广场竖向设计中,微地形与硬质铺装的竖向变化丰富了视觉层次,同时便于场地内雨水收集。陆都花园地下三层蓄水池收集的雨水则可以为地面花园提供灌溉用水。此外,在地下空间建立热水库,储存由太阳能转化成的热水,用于空调系统的供热和制冷,既可节约水资源和能源,也可降低运行费用。

陆都花园绿地鸟瞰图

建设与管理一体化

地面绿地与地下空间建设管理的一体化,体现为工程建设的一体化和管理机制的一体化。地下空间先期开发,地上部分紧随其后,可避免重复性甚至逆向施工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及资源的浪费。统一管理,实现地下与地上空间使用管理和能源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互利共荣。地下空间的经营收益在经济上可以有效补偿地上绿地空间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地面优美的绿色空间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场所魅力,吸引消费人群,也为地下商业提供户外工作及宣传的条件,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开盛广场的树荫下沉院落结合地下一层的休闲餐饮区布置露天咖啡座,延伸地下商业的经营范围,与地面空间和地下室内空间形成多层次的空间效果,增强了空间的亲切感和活力。一体化设计克服了传统绿地功能过于单一的弊端,使绿化广场与地下空间融为整体,功能和空间也更为复合化,更具吸引力与亲和力。

陆都花园地下空间分为两层:一层为商业空间,主要经营花卉、地方特产、餐饮、娱乐等项目,为人们提供周末休闲、娱乐的场所并与周边业态形成互补;地下二层是停车场和溜冰场。地下空间的有效开发,增加了进出绿地的人流,解决了封闭空间最大的隐患—安全问题。在绿地周边环境已定的前提下,地上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使原本闭塞、几乎被废弃的空间活跃起来。

结语

公共绿地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解决了城市的诸多矛盾,提高了城市集约化水平,为城市内部改造更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潜力,不可忽视其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

猜你喜欢
绿地花园广场
夏天的花园
春天的广场
幼儿100(2023年13期)2023-05-04 08:32:06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北京园林(2021年2期)2022-01-19 02:17:34
在广场上玩
幼儿画刊(2020年9期)2020-11-04 01:27:52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北京园林(2020年1期)2020-01-18 05:19:30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风景园林(2017年5期)2017-10-14 01:03:41
走进绿地
岁月(2017年9期)2017-09-08 14:45:50
爱护小花园
童话世界(2016年26期)2016-08-22 12: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