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综述

2017-09-07 23:35:08高希武
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播种育苗栽培技术

高希武

[摘 要]对水稻的播种前、播种后的各项工作和稻田基本建设,分别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旨在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 育苗 播种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9-0396-01

一、旱育稀播,培育壮秧

由于旱育苗床的培肥、控水效果可使床土容量和含水量降低、空隙度增加、含氧量提高,对幼苗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只有稀播才能育成壮秧,壮秧返青快、分蘖早,为水稻高产打下基础。

(一)壮秧的标准。秧龄35-45天,叶龄4.5-5.0叶,苗高10-13厘米,根数13-15条,20%的秧苗带1-2个分蘖,叶色绿中带黄,根系盘结好,返青快。

(二)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1、苗床地的选择。选择无污染、背风、向阳、水电源方便、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无盐碱、无杂草、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四周有防风设施的环境。

2、育苗面积及材料。育苗面积:一般按1:80-100的比例,即育80-100平方米的育苗面积,可以插一公顷的水田面积。材料有塑料棚布、架棚木杆、竹皮子;秧盘(钵盘)每公顷400-500個,浸种灵,食盐等。

3、苗床土的配制。原则要求:床土疏松、肥沃(养分齐全)、有团粒、渗透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偏酸性、无草籽和石块等。

4、种子处理

(1)每公顷用种量:一般钵盘育苗用种量25公斤(发芽率在95%以上),一般旱育苗30-40公斤。盐碱地适当多些,非盐碱地区适当少些,旱育稀植的也要少些。

(2)晒种:选晴天,在干燥平坦地上平铺席子或水泥场地摊开,厚度为1寸,晒2-3天,白天晒,晚间装起来。晒时经常翻动,旨在提高种子活性。

(3)选种:用盐水最好。将盐水配制1:13比重(约501公斤水加12公斤盐),用鲜鸡蛋测试,鸡蛋在盐水液中露出水面5分硬币大小即可。去掉秕谷,捞出稻谷洗2-3遍。

(4)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得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即可直接催芽播种。

(5)催芽: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最好用催芽器,如没有可在室内地上,火坑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后立即捞出,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火坑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查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倒一次,使种子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在发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温烧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6)架棚做苗床。一般棚的规格是宽5-6米,长20米,每棚可育苗100m2。棚以南北向为宜,在棚内作两个大的苗床,中间步道30厘米宽,四周为排水沟,每平方米施腐熟农肥10-15公斤,浅翻8-10厘米,然后搂平、浇透底水。

5、播种

(1)播种时期的确定。根据当地当年的气温和品种成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水稻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因此当气温稳定通过5-6℃时即可播种。对于晚熟品种或中晚熟品种,平原地区在4月上旬播种,山区或半山区在4月中旬播种;早熟品种可在4月下旬播种。

(2)播种量。播种量多少直接影响到秧苗素质,只有稀播才能育壮秧。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旱育苗每平方米播量为干籽150克(3两),芽籽200克(4两),机械播秧盘育苗为每盘100克(2两)芽籽。钵盘育为每盘50克(1两)芽籽。超稀植栽培为每盘播35-40克(0.7-0.8两)催芽种子。总之,播种量一定要严格掌握,不能过大,这对育壮苗种和防止立枯病极为有利。

(3)播种方法。隔离层旱育苗播种:在浇透水的苗床上铺打孔塑料地膜(孔距4厘米,孔径4毫米),然后铺2.5-3厘米厚的营养土,每平方米浇1500倍敌克松液5-6公斤,盐碱地区可浇少量酸水(水的PH值为4),然后用手工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轻轻压一下,使种子和床土紧贴在一起,再均匀覆土1厘米,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播后在上边再平铺地膜,以保持水分和温度,从而整齐地出苗。

6、秧田管理

秧苗管理要细致,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

(1)播种——出苗。这段时间主要是密封保温,保证出苗所需的水分和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要通风降温,缺水时要及时补水。一般底水未浇透或苗床渗水,出苗前芽干现象经常出现。此期水分是重点。苗出齐后立即撤去地膜,以免烧苗。

(2)出苗1-1.5叶期。这个时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强,注意床土不能过湿,否则影响根的生长。尽量少浇水,温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高温、晴天时要通风降温以防止苗枯或烧苗。当秧苗长到一叶一心时,用立枯一次净或特效抗枯灵药剂防治立枯病,使用方法为每袋40克兑水100-120公斤,浇施40 m2秧苗面积。一叶一心期是使用“敌稗草”的最佳时期,用20%的敌稗乳油兑水40倍,在晴天无露水时喷雾,用药量为1kg/667 m2,施药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半天内不要浇水,以提高药效。

(3)1.5-3叶期。1.5-2.5叶(离乳期前后)是立枯病和青枯病的易发期,也是培育壮秧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水分最不敏感,对低温抗性强。床土水分应控制在一般旱田状态,要保持床面干燥,只有床土干裂时才能浇水,以促进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高温晴天及时通风炼苗,防止秧苗徒长。

(4)3叶期—插秧。此期不仅秧苗需大量水分,且床土容易干燥。因此,浇水要及时、充分,否则秧苗会干枯。这时棚外气温已经很高,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要大通风。棚裙白天可以放下来,晚上外面温度在10℃以上时可不盖棚裙。

在插秧前3-4天时追一次“送嫁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硫铵50-60克,兑水100倍,然后用清水洗一次。

为了预防潜叶蝇,在插秧前用40%的乐果乳液兑水800倍在无露水时进行喷雾,插前用人工拔一遍大草。

二、稻田基本建设

农田基本建设关系到水稻的高产、稳产,无论是老稻区还是新稻区,一定要按水利部门的统一规划进行。在林田、水、路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水稻生产,其重点是方、条田的建设。

(一)条田。一般是在子渠及斗渠的长度和间距确定后,将零散的土划成长条形,灌排相间,渠道一条是上水路,每隔25-35米再设一条排水路,即为单灌单排。

(二)农家肥的施用。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因为有机肥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质,秸秆含有机质达50%以上,而农家肥料有机质含量达30%-70%。有机质是作物养分的主要资源,有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功能。因此,水田必须施用有机农肥。

施肥方法:在翻地前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10-20 m3,施用均匀。

(三)翻耕整地。要求土地平整,耙碎耙细,每个格田内高低差不过寸。

秋翻比春翻好,早翻比晚翻好。因为秋翻冬冻春化,冻融作用,土块细碎,杂草籽、病菌和害虫冻死,减少危害。翻地深度要求15-18厘米,冷浆地一深些,砂土地可浅一些,不漏耕,实行旱耙水找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播种育苗栽培技术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未来英才(2016年20期)2017-01-03 22:37:12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绿色科技(2016年21期)2016-12-27 10:49:15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水稻育苗用玉米秸秆整形机原理研究与试制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3:09:40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6:30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