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萍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展打打下基础。新形势下新课程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培养全面的人才,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根说过:“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其实,语文学习的习惯包括的内容很多,从大的方面看也就是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比如字要认真的写,文章要有表情的朗读,并认真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文要好好的做。就拿写作来说,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经常收集信息及趣闻的习惯,经常搜集名言、格言、谚语的习惯,阅读其他文章有写随笔的习惯,熟记优美词语的习惯,先写题纲后作文并有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等。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习惯,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经常参加小组辩论或者演讲比赛,经常讲完一篇课文之后,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表达下课文情节,主动与别人交流,以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性活动,以及所见所闻写一篇小短文,或者描写下沿途的景色等等,这些良好习惯养成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缺的部分。
二、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挖掘教学资源
新课程提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彼此分享学习成果,交流相互的情感谢体验,求得新的发展,达到共同发展。例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我首先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了多种多样的洞,然后让学生自述,自己都去过哪些洞旅行,学生都兴趣十足,纷纷举手作答,我话锋一转:“但是有一个洞它非常特别。”指导学生读完课题后,我继续引导:“你们想知道金华的双龙洞与自己所见过的洞有什么不同之处吗?”课堂刹时活跃起来,我再次打开课件,讓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细细观察。有的说:“由外洞和内洞组成。”有的说:“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并且很壮观。”正是因为我创设了这种直观的情景,挖掘出这美好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一目了然,才会诱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形成了有效的互动效果。
三、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景
例如,在教学《麻雀》一文时,理解“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技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我问学生“安然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不受什么影响。”“没有什么阻挡。”“没有什么打搅。”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我进一步问:“你在什么情况下是安然的。”有的学生说“当休憩完作业时,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有的学生说:“期末考试顺利结束了,在爸妈的陪同下去旅行。”我顺学而导:“安然不就是安稳吗?那么这句话可不可能改成:呆是它不能安稳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加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呢?请仔细阅读课文,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说:“安然和安稳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安然的程度比安稳深,如果老麻雀只是不能安稳地站着,它可能就会有那么强大的力量了。”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不能改成安稳,如果老麻雀只是不安稳的站着的话它不可能那么拼命地向猎狗发起捕斗。”有的学生说:“我也觉得不能改成安稳,如果老麻雀只是不安稳地站着,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是,怎么会像一块石头。”随之,我进一步引出新问题,微笑着问学生:“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指什么?”学生充满情趣。有的说:“母爱的力量。”有的说:“爱的力量。”面对稍纵即逝的生成,如果教师不积极引导,为学生提供对话的空间,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就不会得到升华,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姬说:“阅读在孩子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童年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阅读能拓宽知识面,能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而广泛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时局限于课堂上的阅读,还要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涉及到本科内容的课外读物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课外进行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一篇优秀的作品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启迪,学生能徜徉在其情节和优美的语言中体会到愉悦的心情,慢慢能达到与作者的共鸣,慢慢地达到忘我的境地,仿佛如临其中。一些优秀的小说,名著,诗歌、散文、名言警句之外,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其他内容也应该涉及其中。学生完成阅读后引导导学生背诵优美片段,抄写优美词语,并试着去写。在引导学生学会怎么选择积累内容自主选择值得积累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自主积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读完之后要求同学们写写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然每位同学对于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教师指导的同时要给予其鼓励很赞许的目光,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多阅读,广阅读,学生才能心中有物,才能逐步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素养。
五、利用教室的黑板报,拓展延伸
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诸多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把课本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相结全。一篇课文学完了,这绝对不是语文课的终结,而应将它看到互动持续张扬的机会,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不娄生成新的知识,在持续生成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涉及到的有诸多因素,只有靠教育者不断实践,探索创新,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长期发展,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