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病,法律难治

2017-09-06 18:32:25编辑部
蓝盾 2017年7期
关键词:酒驾动真格制假

编辑部

在我看来,“像抓酒驾一样打假”是脱离中国社会现实基础的“乌托邦”理论。

制假售假产业链远比酒驾复杂和庞大。在中国,数量颇大的假冒伪劣产品拥有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进而存在根深蒂固的生产、线下分销或者线上销售的“供应侧”。在某些东南沿海省份,这样的产业链甚至支撑着地方经济。

以酒驾入刑重塑人们“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习惯,对白酒产业影响微乎其微;但要动真格打掉制假售假产业链,指望严刑峻法未必能實现。

酒后驾车,一旦被查处,就面临扣分、取消驾驶资格甚至拘留、入刑的高风险。很多人本来就不爱喝酒,再计算风险成本,就很容易达成抵制酒驾的社会共识。

可制假售假不同。只要有100%的利润,就有人敢于冒杀头的风险。酒驾易戒、制假难改,两个完全不在同一量级的事情不能混淆。

制假售假和知假买假都是人性之病,靠加重刑罚治不好。

法律不是万能的。人性弱点中,最可怕的就是趋利与避害的天平失重,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对其潜在害处选择性失明。这无关素质、人种、社会地位与学识,而是出于个体对于利害关系的权重考量。

在假货泛滥的一些地区或者国家,极易形成互害型社会,人人都感覺到来自上游他人制假售假的伤害,但却无法对其进行制约,只好反过来做同样的事情,去侵害更下游的人,以期形成对自己利益的间接补偿。

制假与售假是深藏于人性深处的恶,随时可能爆发出来,极难根治。马云想用法律来完成对制假售假的“终极杀”,那就像当年他试图用一本中国黄页就开启互联网大业一样,注定行不通。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猜你喜欢
酒驾动真格制假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法律实效研究动态的观察与省思
地炼断臂动真格
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有必要吗?
东西南北(2018年8期)2018-06-02 02:56:02
堵住制假售假的灰色空间
遵义(2018年6期)2018-03-16 09:03:58
论我国关于制假重刑的研究综述
法制博览(2017年5期)2017-06-06 19:55:49
论我国关于制假重刑的研究综述
法制博览(2017年14期)2017-01-26 16:24:33
其他国家及地区关于酒驾的立法情况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2:03
“荣誉回收机制”四川动真格
人才政策改革需要动真格了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6
在预防职务犯罪上动真格促实效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