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反驳(上)

2017-09-04 15:14:11黄忠倪协克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声论据事例

黄忠  倪协克

【话题导入】

龙应台在《野火集》中说,当代的中学生,最要紧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能思考、能判断、有勇气和良知的公民。诚然,思辨能力是新时代的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对于国家的命运,你是否有着自己的一份关切?对于社会的问题,你是否能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身边的小事,你是否能抒发自己的主见?这些,都是衡量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标尺,在近年的高考选拔中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体现。

【技法梳理】

提到思辨,中国的国学经典《礼记·中庸》中早已为我们指出了“五之法”,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想锻炼思辨能力,对于某个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博学审问”——在日常生活中,用广博的视角关心国家、关注社会,积累一定的素材,做到胸中有物。而后,我们便要“慎思明辨”,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之上,勤于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份见解。

文章可以成为我们表达观点、倾诉心声的手段。那么,对于“思辨类话题作文”,我们应该如何确立观点,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呢?

其一,应当做到论点鲜明。

中心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统帅和灵魂,论点是否独到、清晰、准确,将直接关系一篇文章的成败。因而,我们必须要做到旗帜鲜明,论点明确。在确立论点时,同学们必须要明确:所谓论点,必然是一个完整的观点,或一种完整的理念,而不是大而空的话题。例如,题目要求我们对当今社会的创新现象发表看法,许多同学可能会围绕“创新”这个字眼,散乱地讲一些素材、道理。但是这样一来,你还仅仅是在谈论创新这个话题,而并没有提炼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让人眼前一亮的论点。对于这个题目,完整的论点应当是:“创新需要继承传统”“创新应该允许失败,肯定勇气”“创新必须革除旧弊”等等,类似这样的完整的观点,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被称为论点。

其二,要学会寻找精彩的切入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确立好论点之后,我们怎样在文章的开头导入话题、切入主题呢?常见的导入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我们可从当前最新的社会现象入手,例如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抛砖引玉、引出话题的法宝。例如,仍以“创新”话题为例,张艺谋在G20峰会上导演的文艺晚会,既融合越剧、水墨等中国古典元素,又大胆运用虚拟现实等现代技術,这里面便包含很多创新的元素。在写作中,这个眼前刚刚发生不久的事例便可以作为我们的引子,进行话题导入;第二,除了社会现象之外,我们也可以由名人名言、名人故事进行导入。这类导入法较为常见,它同样可以为我们开好一个“凤头”。

其三,文章在论述中,要做到论据饱满。

有理有据,观点有丰富论据的支撑,才能够驳倒他人,使人信服。例如,同样是对于创新的话题,在随着论述的步步深入中,我们一定要从多角度拿出相应的证据来。当下,有关的创新的很多新鲜事例可供选择:屠呦呦研究青蒿素,既从我国医学传统中寻找灵感,又不断推陈出新,最终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奖;VR技术,可称得上是今年科技创新的一个热点,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诸如以上这些事例,我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论点,进行匹配、选择,为自己的论点提供支撑。

其四,要善于由点到面,升华主题。

思辨类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需遵照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原则。在写作中,要善于安排材料的顺序,使得论述有多个维度,切忌论来论去,却总是停滞在一个层面上。

综上所述,对于带有思辨色彩的话题,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提高自身的理论分析水平,用妙笔表达精彩的观点。

猜你喜欢
心声论据事例
广征博引,论据充实
心声词苑
心声歌刊(2021年3期)2021-08-05 07:44:00
心声词苑
心声歌刊(2021年1期)2021-07-22 07:52:20
心声词苑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40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心声词苑
心声歌刊(2020年3期)2020-08-12 09:37:32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