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日应多些“仪式感”

2017-09-04 08:51:35许吟晗
环球时报 2017-09-04
关键词:仪式感纪念活动纪念日

许吟晗

昨天是9月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铭记的日子。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盛大的阅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警醒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昨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邀请三位抗战老兵朗诵抗战家书追忆峥嵘岁月;重庆客运段在动车上开设“历史讲堂”为旅客们上了一节抗战教育课。这体现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于抗战胜利纪念日还是非常重视的。

从传统上来说,我国“逢五逢十”举办大型庆典利于高效调集人力物力。同时也要看到,通过具有仪式感、形式制度化的载体和方式,在平常年份纪念抗战胜利,对彰显我国二战战胜国身份、增强国民荣誉感使命感等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可以说,二战战胜国的纪念活动普遍充满仪式感。俄罗斯每年在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天,全国不仅放假,而且还举行阅兵式、集会、鸣放礼炮等。美国曾在二战“欧洲纪念日”举行过老军机表演,数十架二战时期的军用飞机飞过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和国会大厦。

即便是在非纪念日,美俄等国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好莱坞大片通过对二战美国英雄的描绘,潜移默化地让观众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让没有经历过那场惨烈战争的国民能够牢记历史、珍惜和平。俄罗斯“英雄崇拜”无处不在,许多城市的大街上悬挂着当地出生的英雄照片,新人步入婚姻殿堂前要去烈士墓前敬献鲜花。

对我国来说,非“逢五逢十”的纪念日也需“仪式感”的助阵。传统上,学校可以举行比平日更为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带着学生向烈士墓敬献花篮,企事业单位可以组织员工参观历史博物馆等。同时,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可以应用起来。八一前夕《人民日报》推出的“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它通过现代元素的应用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尤其是青年的积极性。他们在“穿上军装”的同时,也上了一节军史课,增强了国民对军队的熟悉和热爱。这启示我们在今后的纪念活动中,可以创新利用新媒体,调动民众积极性,充分互动,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作者是驻军某部干部)

猜你喜欢
仪式感纪念活动纪念日
纪念日
环球时报(2023-02-13)2023-02-13 09:12:51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为什么是10月25日?
源流(2022年10期)2023-01-29 06:41:30
烈士纪念日为何选在9月30日?
源流(2022年9期)2022-11-03 12:24:54
黑龙江线上线下融合开展十四项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黑龙江气象(2021年1期)2021-05-28 10:36:08
奥斯威辛为何在大屠杀纪念活动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英语文摘(2019年8期)2019-11-04 00:57:40
我也来两圈
畅谈(2018年18期)2018-10-28 12:07:44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东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 20:39:44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
戏剧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 10:08:09
少年成长的仪式
从“神圣感”视角看央视春晚主持语体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