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导向增强实践能力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改革探索

2017-08-28 13:18:22王朝旭刘楠杜莎莎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课程改革

王朝旭+刘楠+杜莎莎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在理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方案。以期通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切实增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成为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使该门课程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在学习、科研活动中真正发挥其作用。关键词:专业导向;实践能力;文献检索与利用课;课程改革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是一门关于如何查找文献、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性课程,它被人们喻为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1984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发文件,使文检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全国高校得以普及。文检课是教育部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既是一门理论方法课,也是一门实践课,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获取以及处理文献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始终秉承“严治学、重实践”的办学传统,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要培养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并具备较好科学素养和开拓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校定位与专业要求均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而文检课的开设正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力助推器,也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文检课对于培养学生及时掌握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文检课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针对性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文检课的教材是该门课程整体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应该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否则就很难保证文检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目前,我国已出版的各类文献检索课程教材多达400多种,其中不但有全国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和审定的统编教材,而且有各高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编写的文检课教材。但是,为了使文检课教学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有必要根据特定专业特点编写文检课教材,而目前这一类型的教材却比较少见,或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加强专业针对性教材的建设,提高教材质量是当务之急。

(二)课堂教学缺乏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目前的文检课教学较多介绍文献检索的发展历史、几种常用的中外文网络数据库以及不同类型文献的检索途径等,导致课程体系中某些章节理论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有机地将文检课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没能通过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例来丰富文检课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实践教学不足,学生缺乏相应的实际检索技能

文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方法技能课。在以往教学中,一些即使通过文检课考试的学生,在面对具体检索任务时,仍不知从何下手,不但与文检课预期教学目标相差甚远,也无法满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实践技能的要求。

二、基于专业导向增强实践能力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改革方案

针对以上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文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增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文检课教学改革措施。

(一)编写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文检课教材

关于缺乏专业针对性教材的问题,建议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院校有文检课任课背景的专业课教师,针对专业特点,合理编排章节,突出专业实用性,系统编写文检课教材。并且在文检课教学大纲审定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联系。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文检课教材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文献检索为手段,弱化文检课常规讲授内容,强化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要求相关的文检課讲授内容,使该文检课教材具有浓重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色彩。

(二)调整文检课知识体系,教学中注重融入学科专业知识

目前,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文检课共32学时,其中理论课22学时,实习课10学时;而根据新版培养计划,总课时将缩减至16学时,其中理论课8学时,实习课8学时。理论课课时已经非常紧凑,而要在此基础上融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势必要对理论课知识体系进行调整,减少或删除一些与实际检索技能或专业知识不太相关的理论部分,同时根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添加一些必要的内容,例如规范和标准的检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较多的规范和标准),专利的检索(该专业涉及一些水工程构件),以及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数据库或网站(如土木工程师网)信息的检索。

教学中注重融入学科专业知识是基于专业导向的文检课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要全面分析现有专业课课程体系,根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对文检课的相应内容进行强化并融入学科专业知识,主要以本专业的相关实例进行教学,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专利检索这部分内容时,避免过多介绍理论知识,直接通过检索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专利(如一个阀门等),并从检索词、检索方式、检索策略的构建以及相关数据库界面的分析等方面开展介绍。这样自然而然地将专业知识与检索理论有机联系起来一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觉更直观明了,更有利于发挥文检课作为一门工具课的功能,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三)改革实习课教学,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习课作为文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文检课理论部分的实践,也是整合学科专业知识的最佳切合点。必须保证实习课学时至少占文检课总学时的一半,以便有充裕的课时让学生进行检索实践训练,以突出文检课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平时注意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教学、专业课课程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以及个人科研项目中收集、总结文检课实践课题,并逐渐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文检课试题库。每次实践课分配给每个学生不同的检索课题,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独自开展检索任务,分析检索策略,挖掘隐含概念,构建检索式并完成检索。要求学生精读检索信息,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检索结果报告,以便综合考查学生的信息识别、提取和归纳能力。最后,老师根据检索结果报告评判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总之,通过带有强烈专业色彩的检索课题实践,不但可以使学生熟悉检索过程,培养其独自查找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进而解决专业难题的素养,而且能够促进专业课学习。

(四)改革文检课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侧重点。文检课这样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考核方式也必须充分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因此,文检课考核采取期末书面考试和平时课题检索报告并行的方式,其分值分别占40%和60%。在试卷内容上,增大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相关试题的比例,并以实践性强的题目为主。同时,为体现平时课题检索报告的重要性,加大其成绩权重至60%,引导学生从专业知识角度全面提高实际检索技能。

三、结语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检课作为一门方法课,只有与学科专业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只要我们充分认清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文检课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并切实践行相关改革方案,定能发挥文检课应有的作用,并有利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特长的发挥,使其成为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参考文献:[1]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Z].教高(84)004号, 1984-02-22.[2]王正明,范玉芳.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4(2): 68-71.[3]许文芳.理工科院校“文献检索”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甘肃科技纵横, 2014(6): 12-13.[4]薛华.整合学科专业知识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9): 123-125.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课程改革
《财政与金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之初探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6:18:54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2:20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5:09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6:54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3:54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3:5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