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标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现象频繁发生,不仅污染和破坏了环境,甚至还威胁到人们身心健康安全。为了有效地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应急监测系统很有必要,它在突发性环境污染现象事前预防,事后恢复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出现以后,应急监测系统如何快速找到污染源,并采取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污染源进一步扩散,为后续的污染治理赢得缓冲时间。该文分析了快速溯源法的定义和工作原理,并将快速溯源法应用在具体的案例中。
关键词:应急监测 污染源 快速溯源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6(a)-0147-02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全世界各个国家正在积极改善生态环境。比如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至今依然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20 km空无一人,16万人被迫离开家乡。近年来,山东省环保厅高度重视突发环境事故,不断加大环保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并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和“超标即应急”的零容忍工作机制,通过快速溯源发,第一时间发现污染物,确保当地环保局在1 h内将情况上报省环保厅,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最快时间锁定污染源,明确污染责任主体,按照属地原则,当地政府和责任主体立即进行处理。
1 快速溯源法概念和原理
1.1 快速溯源法概念
所谓的快速溯源法指的河流监测系统发现某一项污染物质超过标准范围,立即快速启动监测预案,通过调查性監测、重点监测以及溯源性监测等,24 h内锁定污染源。根据监测数据,对排污单位进行调查取证,确认排污事实,并立即将监测结果上报,责成当地政府与责任主体立即对污染源进行处理,让受到污染河流的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质标准。
1.2 快速溯源法原理
快速溯源法原理就是发现河流断面某一项污染物质超过标准范围内,立即将超标河流断面和河流上流断面切割开来,在距离准中心点位置将其一分为二,分成三段:最上游断面、中间切断面以及最下游超标段。并分别设置监测点,采集河流断面的数据信息,了解河流污染物质的性质和污染浓度,并通过快速检测方法判断三个横断面污染程度,找到污染源切分点的位置。通过切分方式,迅速将污染源的范围缩小一半,然后按照这种方法对剩余的污染范围再一次切分。通过重点监测方法,将污染源控制在相邻的两个河流断面。然后在用溯源法对河流两侧进行调查,采集汇入支流和排污口的水样,分析两个地方水样污染物的浓度,如果支流水样的污染物浓度高,并按照上面的布置方式对支流进行排查,分别采集各个支流的水样,对支流水样进行分析,检测水样中污染物质的成分,并结合现场的情况对支流水样进行分析,采取一定的方法。锁定污染源发生准确位置。如果排污口的水样污染浓度高,则采取同样的方式,找到排污口浓度最高处,采集水样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2 快速溯源法的应用
2013年10月23日,山东省境内济宁市兖州区向省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