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欣
摘要: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比较繁杂和系统的管理环节,涉及到的人员和单位比较多。 在进行管理时,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管理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强化房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一、建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
(一)狭隘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建筑施工作业量大,操作程序繁杂,需要更多的高精尖专业人才,而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却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没有最大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在建筑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大多数还处在较低的管理层次上,比如最大的管理就体现在劳动工资管理的层次上,很少有人才晋升和培训的管理。
(二)滞后的建筑项目成本管理观念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事关建筑施工的作业水平,而建筑项目的成本却反映出了建筑企业的发展状态。要想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企业必须强化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做到账目明细。目前,虽然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给与了一定的重视,但还没有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控制的大管理思想,在成本管理的认识上还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还停留在堵漏洞阶段。建筑管理中的成本管理问题还表现在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和方法体系。
(三)混乱的资产管理形式
建筑企业一般牵涉的资金和物产数额巨大,如果没有良好的资产管理制度和体系,必然会阻碍建筑企业的发展。在建筑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的资金和财产管理制度,即使有也没有完全的实施,形同虚设,给建筑施工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比如说,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在管理中我们发现,机械设备和原材的管理几乎没有提到日程上来,管理人员也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很多的机械设备使用,调拨、维修和存放都没有规范化的规定,大多是口头命令式的管理,造成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混乱的局面。在原材料来说,在采购上没有规范化的流程,也没有科学可行的采购供应计划,大多数都是管理人员粗略的计算,不能做到精确化的操作。在采购的过程中,存在采购人员“拿回扣”的现象,乱采购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房建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对策
(一)案例分析
以某 1#楼为例,其为新园组成部分,该园区定位为以高新技术研发、办公功能为主,生活、休闲等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具有低碳生态示范意义的国内领先的第三代创新产业园,园区总用地 22.9 万平米,包含 11.2 万平米水域。建筑作为商业综合大楼,最后为办公与酒店功能,1#楼建筑总面积为 11. 2 万平方米,共 35 层( 不包括三层地下室) ,该建筑总高度为 135. 8 米。然而,当对该工程进行施工现场的分析时发现,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场地狭小,很难对其进行施工布置。根据该项目占地面积发现,其西北侧有市政供水干管,而东南侧紧邻美峰水库,使其施工难度不断增加。第二,为满足停车位配比指标设计为三层地下室,地下室开挖最大深度达 15 米。第三,周边为重要的城市快速路,通道交通比较复杂,敏感度很高,使其基坑安全性倍受主管部门重视,因此对周围市政设施进行相应保护则显得至关重要,只有保证边坡保持稳定性,才能避免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不利影响,使其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避免出现基坑塌陷等安全事故。基于此,对该工程进行现场施工管理极其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整体质量,而且还能为人员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二)有效管理施工材料的措施
①在材料进场的过程中,报关员与验收员应一起参与验收活动,把好质量与数量关,记录好各种施工材料的验收与入库记录,杜绝不达标产品进入施工仓库。所有进入仓库的施工材料都应具有详细而真实的验收记录,从而为工程竣工中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填写做好准备。每一种施工材料在入库时都应具有厂家的检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而需要出具试验报告的材料则应具有送检报告证明。并且,在取用施工材料时,应始终遵循“先进先出”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所有用于施工中的材料都在有效期内。②做好使用材料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应建立使用台账,在日常的财务处理过程中,报关员应做到资金、物、卡、账“四对口”,应做到及时盘点、日清月结。在使用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保养保管制度、使用管理制度及按需领料制度等,做好施工材料的预算管理工作,对使用材料的过程做动态管理,并且还应做好周转材料的使用与保养工作,适当拓展周转时间,做好剩余包装物与材料的回收工作。
(三)革新作业方法,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存之本,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革新工作方法,加强工程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要采用先进设备,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把握材料质量,选择优良材料。在管理活动中还要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每个承包合同中都会有一个总的质量目标,要想顺利完整的完成工程目标,单靠总工程质量的目标是不够的,必须要把总的目标细分,细化成若干个小目标。再逐个确定小目标的施工方向,进而完成总的工程目标。质量管理控制活動的根本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时刻关注施工进程和施工情况,将实际的施工情况和计划的施工情况做详细比较,看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分析差异是不是允许范围内,如果不在允许的范围内,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因此,施工合同必须要有明确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标准,以便及时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质量和安全一直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点,但是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在材料上偷工减料,在管理上漠不关心,从而使得施工中的各项要素没有实现良好的控制,导致安全事故、质量隐患的产生,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应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创新方法,实现施工管理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宗强.探究房建施工监理现场的质量管理策略[J].江西建材,2016,20:288+291.
[2]忽开拓.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0:51-52.
[3]刘辉辉.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问题研究[J].门窗,2016,10:184.
[4]张林.施工项目现场材料管理方法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
[5]李泽.SJ集团房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