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

2017-08-16 09:34:13夏伦文张印许国华吴仕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5期
关键词:降钙素细菌性淀粉酶

夏伦文 张印 许国华 吴仕彬

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

夏伦文 张印 许国华 吴仕彬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特点, 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96例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补液、肠内营养支持、抗生素、注射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等,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 选择对患者实施手术等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特点及转归情况。结果 96例患者中, 有37例胰腺感染(38.54%);59例胰外器官感染(61.46%), 其中, 胰外器官感染主要包括肺部感染(26例, 占比27.08%)、血液感染(19例, 占比19.79%)、尿路感染(8例, 占比8.33%)、肠道感染(6例, 占比6.25%)。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血淀粉酶水平增高, 分别为(24.59±7.53)×109/L、(3.27±1.08)ng/ml、(15.24±5.62)mg/L、(149.67±38.41)U/L,而细菌培养得到113个菌株, 包括革兰阴性菌86株(76.11%)、革兰阳性菌27株(23.89%)。经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血淀粉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住院时间为9~15 d, 平均住院时间(12.09±2.48)d, 治疗总有效率为94.79%。结论 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伴随有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指标增高, 其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经对症支持治疗, 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改善预后。

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临床特点

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的病情凶险, 预后欠佳, 本次研究旨在对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解, 为此对2014年5月~2016年12月共96例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2例, 女44例, 年龄32~79岁, 平均年龄(51.64±18.37)岁,伴有肝功能损伤19例、肾功能损伤21例、肠麻痹38例。所有患者均经血液生化检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1], 且伴发细菌性感染, 在发病后72 h内入院就诊。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补液、肠内营养支持、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4291, 规格:100 ml含左氧氟沙星0.2 g与氯化钠0.9 g), 2次/d, 100 ml/次, 静脉滴注]、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生长抑素(深圳瀚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4101, 规格:2 mg)0.25 mg与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混匀后, 经静脉注射给药, 在3 min内注射完毕,再采用静脉泵持续泵注生长抑素, 泵注速度为0.25 mg/h]、奥曲肽[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14, 规格:1 ml∶0.1 mg)0.1 mg溶于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 经静脉滴注持续给药, 1次/d]等治疗, 如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等症状, 还应给予患者辅助吸氧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 选择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患者腹腔内坏死胰腺进行清理, 采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腹腔进行冲洗, 留置引流管, 以充分引流。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2]对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归纳总结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特点(感染类型、炎症因子及血液淀粉酶、细菌培养结果等)。同时对其转归情况进行分析,即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血淀粉酶水平, 并对其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其中, 疗效划分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血清淀粉酶有效恢复, 影像学检查可见胰腺体积恢复至正常大小)、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血清淀粉酶有所好转, 影像学检查可见胰腺体积有所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血清淀粉酶无好转, 影像学检查可见胰腺体积未缩小, 甚至增大),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感染类型 96例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中,共有37例胰腺感染(38.54%);59例胰外器官感染(61.46%),其中, 胰外器官感染主要包括肺部感染(26例, 占比27.08%)、血液感染(19例, 占比19.79%)、尿路感染(8例, 占比8.33%)、肠道感染(6例, 占比6.25%)。

2. 2 实验室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血淀粉酶水平增高, 分别为(24.59± 7.53)×109/L、(3.27±1.08)ng/ml、(15.24±5.62)mg/L、(149.67± 38.41)U/L, 而细菌培养得到113个菌株, 包括革兰阴性菌86株(76.11%)、革兰阳性菌27株(23.89%)。

2. 3 治疗转归情况 经治疗后, 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血淀粉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见表1。其住院时间为9~15 d, 平均住院时间(12.09±2.48)d, 治疗显效39例、有效52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4.79%。

表1 96例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血淀粉酶比较()

表1 96例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血淀粉酶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时间白细胞计数(×109/L)降钙素原(ng/ml)C反应蛋白(mg/L)血淀粉酶(U/L)治疗前24.59±7.533.27±1.0815.24±5.62149.67±38.41治疗后 12.47±4.81a1.35±0.74a7.31±3.85a104.23±21.94at 13.29014.36911.40610.065 P 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 主要是由活化胰酶进入胰腺间质而引发的胰腺自身消化急症, 属于无菌性炎症感染, 病情凶险, 且进展速度较快[3-7]。而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容易继发细菌性感染, 一旦继发细菌性感染后, 其病情更加凶险, 往往会累及多个器官和组织, 预后欠佳[8]。因此, 了解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特点,是给予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积极预防、有效治疗的关键, 是降低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死亡率的重要着力点。

本次研究通过对96例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后发现, 96例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中, 胰腺感染占比38.54%, 胰外器官感染占比61.46%, 而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血淀粉酶水平增高, 细菌培养得到革兰阴性菌86株(76.11%)、革兰阳性菌27株(23.89%), 提示急性胰腺炎患者继发细菌性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应加强对革兰阴性菌的监测, 而在伴发感染后, 其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等炎性指标均出现增高,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均属于灵敏度较高的炎症感染标记物, 这说明通过测定炎症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予以早期判断[9]。经治疗后, 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血淀粉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治疗总有效率为94.79%, 这提示在明确诊断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后, 应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 合理选用抗生素, 可有效改善预后[10]。

综上所述, 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性感染患者伴随有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指标增高, 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经对症支持治疗, 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改善预后。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5, 14(1):1-5.

[2] 樊景云, 徐建玉. Ranson评分、APACHE Ⅱ评分和CT评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继发感染的预后价值.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17):176-177.

[3] 付永峰, 王晓涛, 张国志, 等. 3项指标在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2(9):1245-1247.

[4] 程吉云, 黄赞松.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进展. 医药前沿, 2015(15):5-6.

[5] 王艳, 颜泽娅, 张雯婕, 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2015(4):368-369.

[6] 张代义, 陈卫昌. 免疫细胞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5(1):35-38.

[7] 王春友, 杨明.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解读--急性胰腺炎外科诊治难点分析. 临床外科杂志, 2015(1):11-13.

[8] 范辉, 徐伟松, 刘玉峰, 等. 多重聚合酶链技术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临床价值.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5, 15(5):310-314.

[9] 肖建萍.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河北医学, 2012, 18(10):1402-1405.

[10] 梁新文, 徐星莉, 徐星榕, 等. 炎性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价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4):750-7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029

2017-05-02]

516211 惠阳三和医院内一科

猜你喜欢
降钙素细菌性淀粉酶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2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