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卢叙
摘 要:地处西南偏远山区,这里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师资不足,再加上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留守儿童急剧增加。尽管国家已经实施义务教育很多年,但是农村小学的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作为一名长期担任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的普通老师,如何在这样一种艰难的形势下做好毕业班的管理工作呢?
关键词:偏远山区;毕业班;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偏远山区的小学教师,我在这里已经服务了二十多年,在我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里,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而毕业班的管理一直是个很棘手的问题。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多年带毕业班的经历,就如何做好毕业班的管理工作,进而提高毕业班的学习成绩,谈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一、抓好班风、学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
古人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谓“规矩”,就是我们的班规班纪。我班的班规是我在结合孩子们建议的基础上制定的,制定之前我要求每个孩子都提两到三条建议,整理后再征询大家的意见看是否有补充,因此,班规的每一条都适合本班实际情况,并且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可。而且孩子们参与这个过程,这也让班规在执行的过程中,他们能更加自觉地遵守。
(二)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虽然孩子们已经六年级了,但毕竟还是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弱。这时候,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才能建成真正优秀的班集体。
当然,选好、选对班干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要看其个人意愿,另一方面还要看他的个人能力和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在选班干部时,我让孩子们自己竞选,然后我再结合具体情况做出安排。一般而言,在家里处于老大地位的孩子,管理能力相对来讲会强一些。因为很多时候,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是他们在带,是父母的小帮手,这部分孩子管理起班级来,会更有方法。
(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搞好班风建设,班主任的工作作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们来讲,老师就是他们最崇拜的人,很多小学生都有一句口头禅:“我们老师说了,要……”可见在他们心中,老师说的就是真理,老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老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这样对学生才能形成约束力。因此,在工作中,我严格地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定先做到。
二、開好几个会,做好几个方面的思想工作
(一)家长会——家长的思想工作
家庭教育作为三大教育合力之一,在社会、学校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地处偏远山区,不少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都是祖辈在带,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就算父母有留在家乡的,文化程度也普遍不高,大都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观念。
开家长会,首先,要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要让他们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给家长们介绍一些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当然,仅靠开家长会并不能解决问题。除了召开家长会,还要不定期地做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这点,我走访了每一个学生的家,有在学校附近的,也有在大山深处的,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之后,我更能针对性地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二)备考动员会——学生的思想工作
临近小学毕业,孩子们大多到了十二岁左右,他们的心理日渐成熟,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已经开始进入身心发展的“危险期”。他们有的因为即将踏入初中而感到不安;有的因为毕业班学习压力大而烦躁;而有的则认为就算我考得再差,也能上初中,根本不认真学习。
面对这些情况,备考动员会,一方面给孩子们加油打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适当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让他们明白,现在的辛苦学习是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三)科任教师座谈会——教师的思想工作
由于地区偏远,条件落后,主要科目就只有语文和数学,英语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语文老师或者数学老师兼任。说到教师座谈会,其实就是两个老师一起交流讨论。而学校的情况是,每年都会有新老师来,也会有人离开,来的来,走的走,现在学校除了我之外,其他都是年轻老师。所以,这个座谈会其实就是给科任老师介绍本班情况,帮助其迅速了解山区学生的特点。只有大家一起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才有可能为孩子们创造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三、培优补差
(一)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要随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思想上的偏差可能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毕业班的班主任来说,需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情况。我班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女生,平时很认真,性格也很开朗,然而在临近毕业考试只有一个月的时候,我发现她状态非常不好。我以为是太紧张的缘故,经了解我才知道,她在担心自己是否还能继续上学。虽说普及了义务教育,可是对于他们本就贫穷的家庭来说,每个月那为数不多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解这个情况之后,我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想法,又和她进行了一次谈话,告诉她,她的父母是非常愿意她继续学业的,而且就算家里实在是无力承担这部分费用,我们也有其他的方式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甩掉了思想包袱,她愈发地努力和认真,在毕业考试中,一举冲进全县前十名,对于一个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讲,这十分不容易。
(二)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
在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让后进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同学结对。农村的孩子们非常淳朴,成绩好的同学特别愿意帮助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而且是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个帮扶的过程不仅能使后进生取得进步,同时也让优等生在帮扶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三)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赞扬
一般情况下,后进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表扬和鼓励很少,所以特别期待老师的关注。对于后进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不吝啬赞扬。课堂上,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我就会让这部分孩子来回答,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以上仅是我多年从事偏远山区小学毕业班教学管理工作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及朋友不吝指出,为山区的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春丽.农村小学毕业班班级管理之我见[J].学周刊,2016(33):129-130.
[2]高秀荣.我国农村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2(12):61.
[3]卓玛才让.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38-39.
[4]王涂伟.浅谈民族偏远山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角色:以马边彝族自治县高卓营乡西泥沟村完小班主任工作为例[J].学周刊,2015(18):117.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