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耕
摘 要:在小学语文中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能够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能够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使学生能够初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作为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人格培养的结合,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格;培养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出了灿烂的文化,这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小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语文教学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引导,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更加了解自己,形成对个人尊严、价值等的正确看法,这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是避免小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重要措施。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培养的意义
(一)时代的要求
教育首要在于育人,其中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是其中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中,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养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帮助。随着社会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人才来说,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同时还需要具有完善的人格,能够适应团队工作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格的培养,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小学生获得信息更加方便,但是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也会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到了小学校园中,表现在小学生中金钱交易、权钱交易等非常常见。面对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就更加需要发挥小学语文在学生人格培养中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地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够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培养的途径
(一)合理地应用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帮助。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渗透人格教育,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阅读教学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格培育资源,例如文章的写作背景、水平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等,都会对学生的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具有人格培养的意识,抓住关键点来进行感染和教化学生,这样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发现文章内容中所流露的情感,了解主人翁的内心活动等,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在人格上受到熏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能够理解的散文或者故事等,特别是一些比较正面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章,例如赞扬人格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挖掘到主人翁的优点,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通过学生的体会、感悟,逐渐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受到良好的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明辨丑恶,并且联系到现实生活中,例如学生遇到同样的情境应该怎么做比较好,使学生认识到高尚人格的重要价值。
(二)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学生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主动地发挥情感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感熏陶,在人格培养方面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教师要以身作则,在面对学生的时候真诚相待,平等地对待学生。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对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帮助。在学生人格培养的过程中,情感能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能够对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以及性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能够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要充分地应用教材等阅读材料,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新闻,从情感上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使诚实守信等成为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不足,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合理地发挥自己的长处,避规自己的不足,使学生能够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面对学习困难时能够不自卑。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使学生能够学习到课文中主人公在面临挫折和困境的状态下仍然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使学生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富有朝气。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用积极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信。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够使学生更加地了解自己,从而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突破自己的不足,实现自我认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文章中的主人公高尚的情操等,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找到差距和不足,这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人格培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多,对于教师来说,要按照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创新型人格。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的有效结合,对于满足语文教学德育的要求,以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寇海洋.小学语文教学视野下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2):90-92.
[2]吴正英.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塑造[J].才智,2014(35):146.
编辑 白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