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毅丹
摘 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老师,兴趣可以调动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调动,同时有助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更有助于孩子记忆所做、所学的事物。在兴趣的引领状态中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尤其是需要大脑皮层活跃的科目,如数学。数学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不仅能让教师轻松、愉悦地达到数学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学者;数学教育;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孩子的数学入门教育,采取的方式不同。但有一点是初学者学好数学的关键,就是要以兴趣爱好为引导,将学生领入初学者数学的大门。传统教育中,数学教学枯燥乏味,需要从对数字的认知开始,而以兴趣爱好支撑的现代教学方式则是以学生从小学阶段接触的积木等玩具为指引,逐步开发,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同类型孩子学习数学的方式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初学者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激发孩子的潜力,刺激孩子数学思维的形成,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学生普遍觉得数学学科较难的原因
学生普遍觉得数学学科较难,其原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部分,其中直接原因即为学生自身的因素,而间接因素可以理解成学生自身以外的因素。
1.学生因素
在当今社会,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电子产品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强,而学生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会让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学生学习质量。虽然网络使学生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变得易于解决,但也正是网络的存在,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不知不觉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浏览新闻网页、看娱乐节目等,使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缩短,学习效率严重下降。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当学生把问题输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后,答案就直接显示出来,学生更减少了对所面临问题的思考。学生长期以这种低效率方式进行学习,会让很多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失去信心。此外,数学是一门思维运用灵活的学科,课堂上学生需要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授课,跟随教师的思路,课下,需要自主复习加练习,能够回顾课堂上所学习的思维模式。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补习班、课外班、特长班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样样知,却做不到样样通,使学生不能足够熟练应用各项所学到的知识点。
2.非学生因素
数学课堂是学生思维能力锻炼的重要场所,教师对数学学科的教学方式时刻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思考数学教具的使用、数学场景模拟等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引导初学者,让初学者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能主动接近数学学科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学习。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如何能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是研究的关键。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导师,在学生的幼儿阶段,家长可适当让孩子接触数学模型。
教师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教师活跃的教学方式或是积极的引导能让所有学生接受新的知识点、知识层面,是教师教学的成功所在。初学者的接受程度不同,针对不同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可以针对接受能力接近的学生安排相应的练习,而针对接受能力较差,需要更多课后练习的学生,教师应更加注重找出相同类型知识点考查的题型供接受较慢的学生练习。这种“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仅适合教师对班级里所有数学初学者的学习状态和数学知识点接受快慢程度熟知的数学初学者群体。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数学思维的贯通。
数学是一門连续、循环、融会贯通的学科,因此它需要连续地学习。对于没有掌握前一知识点的学生而言,急需学生家长和学生教师的帮助,若在学生学习数学学科解决数学难题,钻进“死胡同”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能让学生走出误区,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技巧,则能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否发现学生是否处于瓶颈阶段,是初学者数学学科道路上的关键点,也是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过程中的难点。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能自己选用教材及相关配套练习题,那么,是否能选择难度适中的数学学科资料是学好该门科目的另一个关键点。
数学学科是我们每个人从学生阶段经历过程中必须接受的课程,数学思维对我们今后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影响,因此学好数学是需要我们积极培养的,是学生家长、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平先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数学大世界,2011(5).
[2]刘金海.展示数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J].甘肃教育,2009(7).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