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华
有人说:“一个民族只要教师的精神不倒,这个民族永远是有希望的。”也有人说:“一个国家教师素质越高,这个国家越有希望。”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的素质提高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国家“十一五”教育发展改革长期规划纲要》中,更是将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重点研究项目。我们学校近几年实施了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师生的精神状态和课堂面貌都焕然一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这其中教师素质的提升便成为成败的关键。下面我就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教师素质谈谈我们学校的一些
做法。
一、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对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的新课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完善、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才是学校取胜的关键,我们唯有在素质上胜人一筹,才能在打造高效课堂速度上快人一拍,才能在打造高效课堂措施上高人一着,才能在打造高效课堂成果上超人一等。因此,我们学校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抓住机遇,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措施,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精神,敢于创新,多学习,多思考,把“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合作探究”根植于我们每个教师心中。以先进的教育观点和切合实际的教育理论为支撑,勇争打造高效课堂的先行者、开拓者,甚至领路人。
二、提升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并收得拢,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学校有走读生,有住读生,有留守生,有单亲生。教师如何陪伴这群情况复杂的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在课堂中让他们各有所获,我们学校的教师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引导。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不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因此,我们学校教师努力钻研专业理论,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完善知识结构,及时传递新信息,并用新的教具和新科技手段辅助教學。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加强教法研究,实现专业化发展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加强教法研究。我们通过走出去培训,请进来交流、网上学习等方式,虚心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1.优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不同科目,同一科目的不同内容,教法应该是不同的,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同时学生有共性,但个性更突出,我们学校教师全面了解并作详细分析,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教学。
2.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尽情展示和发挥的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展示评价中愉快学习。教师不光要正确地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调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提升课堂教学技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阵地,教师如何在主阵地取得一场又一场战斗的胜利,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技艺,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1.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我们学校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高效课。
2.准确的教材把握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
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我们学校老师认真学习新大纲、新课标,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3.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
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我们学校老师用启发、引导、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活动的热情,用各种规范保障学生的有序学习。
4.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
教学环节的把控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我们学校老师以学生的“学”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学生学的情况分配课堂环节的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果为目标。
5.高效的课堂展示评价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将对学生的思路起着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对学生评价用词的丰富性、评价时机的把握等能力都将对一节高效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老师要把握时机,用词要准确,要体现评价的针对性和导向性。我们学校教师专门针对课堂评价进行了小问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获得了一些区级荣誉。
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教师浴火重生的过程,是课堂面貌焕然一新的过程,不经过千锤百炼很难取得成功。打造高效课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打造高效课堂永远在路上。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