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产剧的排播格局不同,在Netflix、Amazon、Hulu这些流媒体平台开启全年上新模式之前,美剧原本并没有“暑期档”一说。每年秋季档上新之后,一般播到第12-13集就迎来了“圣诞+新年”的冬歇期。春季回归后,获得后半季续订的剧集会一直拍到仲夏,表现不佳腰斩的剧集则将由一批春季剧集取代。无论怎样,到了七八月份,大剧一般都完事进入夏歇,主创也基本都出门度假了。夏天至多是有线台会来点不温不火的科幻、犯罪剧塞牙缝,从来不会有什么现象级大剧加持。但在三五年的时间里,连HBO竟然都要遣《权力的游戏》第七季这样的重兵来征战暑期档了。今年夏天,美剧战场上主战的依然是有线台HBO、FX和流媒体平台Netflix,难得的是,电视网NBC、ABC也有亮眼之作加入战局。
互联网电视成
“软黄金”
当前,人们接触媒介的行为90%都集中在四块屏幕上: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视,只有10%是通过广播、报纸和杂志。而去年12月份CNNIC针对中国网民上网方式和上网设备的统计显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的数量逐年下降,手机增长缓慢,这三块屏幕基本上达到饱和状态,只有电视显著增长。乐视网CEO梁军认为:“每年中国生产将近4.5至5亿部的手机,这是巨大的市场。但是很少有人关注,未来中国的电视保有量也是6.5至7亿,每天打开以后,如果都是智能电视,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娱乐和应用,这个市场既稳定又大,而且是一个巨大的未被开发的市场。”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电视渗透率已经从2012年的32.70%飙升到了2016年的95%。预计,2017年中国互联网电视渗透率将达到99%,互联网电视已经逐渐变成主流产品,其作为未来的媒体平台、家庭娱乐平台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将会是巨大的,是媒体界的“软黄金”。
全明星综艺禁登黄金档
近日,广电总局关于“禁止全明星综艺登陆黄金档”的限令正式通知到各大媒体,整改工作拉开序幕,国内节目市场如今确实走到了一个亟待转型的关口。然而,由于明星资源的加持和自带流量,明星综艺做起来讨巧、省力、安全系数大,而素人节目制作难度之大,让电视制作机构纷纷望而却步。但比起明星这种可耗尽资源,素人的丰富性和可挖掘性其实更胜一筹,也有《非诚勿扰》和各类网综频现亮点,素人综艺能否拉住观众,或未可知。
“920”时段
当前,文化类、科教类节目已成为电视台“920”时段的重要构成。各卫视都已经或正在推出至少一档文化类节目进入晚间黄金档,一些节目已经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周末黄金档播出,如《朗读者》《加油!向未来》牢牢锁定央视综合频道周日黄金时段,《见字如面》成为黑龙江卫视周六晚黄金档的主打节目等。
在广电总局以“公益、文化、原创”为发展方向的政策调控下,歌唱、选秀等娱乐类电视节目大幅减少,文化类、科教类节目比重日益加大,渐渐成为电视荧屏上的风景线。2017年仅全国各卫视台研发推出的文化类、科教类电视节目就多达四五十档。文化类、科教类节目的崛起,反映出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正在从收视率驱动向情怀驱动、创意驱动转变,从服务广告客户到服务受众转变,从追求短期效应向常态化满足人民群众求真、求美、求知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
跨屏联动
当前综艺节目实现差异化竞争,具有典型意义的拓展方式,就是与新型平台合作嫁接,包括移动直播平台、K歌平台甚至电商平台等,其意义不仅实现平台资源的互融互通,更重要的是将不同平台的优良基因,注入到综艺节目的创新中,从而实现节目内容形态的突破。而《我想和你唱》与唱吧的合作,就是达到双赢效果的典型例子。
唱吧作为聚集音乐爱好者的平台,不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为音乐粉建构了互动、发现自我的广阔空间。而唱吧平台与综艺节目联动合作,则有利于普通音乐爱好者进入更宽阔的空间,同时也能增强综艺节目的互动性。据统计,在节目第二季播出期间,唱吧上与明星合唱的作品总量为287万多,去年第一季为155万多,作品增长量85%以上,收听总量达3亿多次。类似这样的物理嫁接,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是积极探索得出的果实。
伪季播
真正的季播剧是什么?有三要素:一是边拍边播,每周1-2集;二是长度有限,一般不超过20集;三是人物相同,故事前后衔接但是又相对独立,每一季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还珠格格》《爱情公寓》《乡村爱情》勉强算是其中的代表。而目前“季播”已成资本操控下的“伪季播”注水剧。明明可以一季播完的内容,偏要以季播形式放到第二季播出,而且两季间隔时间较短。网剧《余罪2》《花间提壶方大厨2》《狐狸的夏天2》,电视剧《大唐荣耀2》《诛仙青云志2》等,都是类似的操作手法,即“其实一次拍了很多集,太长了不太好看也不好聽,于是拆出个第一季、第二季,就说是季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