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有到黄山走一走,看一看,近身感受其秀美风景的想法。
今年初夏阴雨的一天,在安徽朋友的陪同下我终于登上了黄山。
黄山素有天下名山之美称,兼有五岳各特色风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就是对黄山最好的赞誉。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都留下赞美黄山的诗篇,但他们的作品都远不足表现黄山之大美。黄山的风景是多样多变的,每个人每个时候每个角度看到的黄山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黄山之美,美在它的秀丽。
来到黄山,一下子就被满眼苍松翠柏吸引住了。树是山的衣裳,是山的预言。古人云: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上最多的树是松树,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五千围抱、簇拥而生的团结松,向阳而长、貌似展翅的凤凰松,枝叶婆娑、杀气腾腾的黑虎松……最知名的莫过于恭候远望的迎客松、依依话别送客松、并肩齐眉连理松、清雅弹奏竖琴松。别看黄山松个矮,几百年才长一二米高,但它的根比树干长数倍甚至几十倍,黄山松就是在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挑战中生存下来的。漫山的苍松,扎根危岩峭壁,不畏雷剑冰刀,顶风沐雨,穿云破雾,显得清新、挺拔、多姿、孤傲。在雨中,面对山巅的绿,黄山松像是提醒着人们,人生即使到达顶峰也一样是平凡的绿色,不用太浮躁,更不用太傲然。黄山松只以豁达的姿态,履行山主人的职责,迎接每一个旅人,慰藉每一个登山者劳累的身躯。
走上玉屏峰,一股寒风扑面而来,让你觉得周身无限寒意。在玉屏峰行走,人就得迎着清冽的山风而行。黄山的每一个石山景致,都让你陶醉而又产生丰富联想,似人、似兽、似物,移步换景,妙趣天成。这就是黄山之秀奇,这就是大自然的造诣。有人说,在黄山中,不但要低头看山,还要面面看山。天不变,道亦不变,在黄山山道上,到处都是变化的经典,观看的方向一改变,山的样子就迥然不同。例如,从玉屏峰望天都峰,旁边的一个峰顶上有一块石头很像一只松鼠,它正在向天都峰跳过去,这景致叫“松鼠跳天都”。然而当你爬到天都峰上看去,这只松鼠却变成了一双鞋子。又如手掌峰,从某角度望去很像一个手掌,五根手指分明并排。然而峰回路转,这手掌却变成了一个拳头。还有“金鸡叫天门”可变成“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可化为“仙人指路”,景观随向而改样,变幻无定。
黄山泉瀑清秀,美不胜收。每当新雨过后,瀑吼、泉飞、溪鸣、水跃,真是“六月长廊不知暑,飞泉终日响潮音”。著名的有白云溪、碧玉溪等,可惜没时间一一探寻。在峡谷底层,一条蜿蜒的溪流闪着光亮逶迤而过。我似乎听到了穿越山谷的潺潺流淌声,犹如一曲柔软的旋律。初到的惊喜已淡定成山中的一块石、一棵树、一株草,美景俯拾皆是,我恍如梦中,不愿摄下任何一处景象,只愿身在画中,享受寂静的山色。
黄山之美,美在它的险峻。
深入走進黄山,层峦叠嶂,奇形怪状的山峰和石头高高耸立,几欲顶住天空。抬头即有“高山仰止”的感受。山峰林立,山谷深邃,人们常说黄山有七十二峰,其实,“黄岳群峰,不可数计。峰林似海,群峭摩天”。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状若初开新莲。直冲霄汉的天都峰有“登峰造极”石刻等。始信峰,古人云:到此始信“黄山天下奇”,故而得名。
雨中的黄山,山峰隐约着的是山色刚毅的容颜。风在雨中轻轻走过,默默了千年的树,默默了百年的花,呈现一片浓浓的黄山夏韵。细窄的山道就像从雨水的缝隙中长出来一样,重叠环绕,起起伏伏,弯弯曲曲,恍如垂挂的悬梯。山势越来越险,爬山人小心翼翼,依山势上行,一排排的爬山人就像黏附在天梯之上,蜗牛一般缓慢移动。往前走,路遇几个挑山工,扁担在肩膀上压出一道深痕,身体摇摇晃晃,两边是超过百斤的物品,走在湿滑、陡峭、狭窄的山路上,真有一不小心就摔下悬崖的危险。为了谋生而面对这漫长的山路,可以想象,这些挑山工日子过得有多艰难。不知黄山的登山石阶共有多少级?在机械地挪动脚步之余,只闻蝉声阵阵,鸟啼声声。
往前又走了一段路,然后下了几段石阶就是一线天。狭窄的一条缝,像是天斧劈开的一道深渊,游人也如同天外来客,像甲壳虫似的一个接着一个从石峰中穿过去。从石梯口下去,立陡的石梯令人胆战,游人们小心翼翼地向下伸着脚,唯恐有一点闪失。下到最低点,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然后又向着光明顶攀行。爬黄山,上天都,靠的就是小心、体力与意志。当然你也随时可以得到报酬,那就是大自然免费馈赠的美景。
黄山之美,美在它的雄伟。
黄山观云海,“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烟波浩渺,波澜壮阔。黄山另一个别称就叫“黄海”。在玉屏楼观前海,在清凉台观北海,在白鹅岭观东海,在排云亭观西海,在鳌鱼峰观天海,“五海”不尽相同,变幻万千。在黄山行走,云,有时在脚底流动,有时在脸庞飞过,有时在身边嬉戏。这意境就让你有腾云驾雾、羽化飞升的感觉,难怪自古以来黄山就是人们期望修炼成仙的地方。
站在光明顶,山就在身边,云遮雾障。看山,就像隔着朦胧的帘子观赏美人,有若隐若现的乐趣。突来一阵风,拨云见天,真像变魔术一般。再抬眼看山,雄伟高大的山就在你眼帘里映现,让你觉得人在山中显得是那样渺小。我俯视群山之间的高度,山外有山,一山比一山高。各峰各岭又不尽相同,没有互相压倒之势,欲争高低只是人们对它们的错觉与误解。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神奇的是,当雨变小,阳光出来的时候,整个人的感觉就像被注入了新的力量。那些被阳光映染的碎片里,整个山变得透亮起来。黄昏来临,山峦和峡谷都落入空空的静寂,似乎又要沉沉地酣睡。我为黄山美的内涵而留恋。
(选自《海南日报》)
【赏析】
本文描写雨中黄山的景色,从秀丽、险峻、雄伟三个方面表现了黄山之大美,让读者心随文动,为黄山醉。喜欢黄山的秀丽,新雨过后,一曲柔婉的旋律穿越山谷的潺潺流淌声,进入心间;欣赏黄山的险峻,层峦叠嶂,山谷深邃,群峭摩天;惊叹黄山的雄伟,纵观云海,俯视群山,顿觉腾云驾雾,羽化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