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游,怎么游

2017-08-11 11:17:21熊丙奇
环球时报 2017-08-11
关键词:实验楼限流哈佛

熊丙奇

每年暑假,清华、北大等高校都会因为校园游成为焦点,今年也不例外。一方面,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想一睹名校风采,却因限流而未能如愿,带着遗憾离开。另一方面,虽然高校声称是因无法接受那么多游客而不得已限流,但这仍难使它们摆脱质疑。

怎么解决高校接待能力与游客旺盛旅游需求的矛盾?有人拿出哈佛、麻省理工学院(MIT)假期接待游客的例子,认为清华、北大应该全面开放。哈佛、MIT没有围墙,校园就是社区的一部分,游客参观、拍照自便。这既没有给学校带来压力,也没有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清华、北大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清华、北大与哈佛、MIT是难以相提并论的。我国大学开放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但更需要结合学校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决策。一方面,哈佛、MIT当初的校园设计,就是开放式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的门口大道就是社区的公共马路,校园的草坪也属于社区。不过,这种开放式设计充分考虑了如何避免游客对学校正常教学的影响。虽然学校的图书馆就在路边,但不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是进不去的(有门禁系统)。反观清华、北大等校园,长期以来是封闭式管理,学校内部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等,是基于有围墙而进行管理的。一旦把校园全部开放,这些建筑、设施都需要重新规划和管理。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游客游哈佛、MIT的热情,远不及国内游客游清华、北大的热情。虽然也会有中国游学团前往哈佛、MIT游览,但总体数量依然远少于清华、北大接待的游客。如果哈佛、MIT遭遇大队人马到校园里游览,估计也会吃不消。笔者多年前去哈佛参加一个论坛。活动结束后,哈佛里的一个中餐馆挤满了中国人,根本找不到座位。

所以,解决清华、北大假期人满为患的问题,全部开放很难行得通。现实的做法有二。其一,结合游客的现实需求,对游客参观校园景点的线路进行规划,增加校园作为景点的接待能力。也许有人会对把大学作为景点进行开放表示反对,但事实上,清华、北大在暑假中就是景点。无视这一事实,只强调大学的有序开放,并不能化解现实矛盾。

其二,对游客实行分流。大学游有一个重要功能是,让游览的学生了解大学和专业,以此确立自己的升学目标。然而,当下的大学游基本上都是“到此一游”,而且是盲目跟风的“慕名游”。同样是去北京高校,去人大、北师大、北航、北交大、北理工等等的人就少很多。而如果从感受校园,确定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看,参观的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去了解、参观。而且,只有这样的大学游才可能向纵深发展,包括到实验室去体验,听教授讲座,甚至在大学里生活体验。▲

(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实验楼限流哈佛
实验楼电气设计的特点研究
建筑与装饰(2023年5期)2023-04-05 08:22:04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基于限流可行方案边界集的最优支路投切
能源工程(2020年6期)2021-01-26 00:55:22
海尔布隆实验楼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某高校制药实验楼废气处理改造工艺应用
交通事故条件下高速公路限流研究
上海公路(2017年1期)2017-07-21 13:38:33
高温超导限流器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海峡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4
D-STATCOM实时同比例限流保护的研究
电测与仪表(2014年8期)2014-04-04 09: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