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李进京
生物应试过程中易错原因及应对策略例谈
河南 李进京
在以笔试为考查考生知识能力的现行高考制度下,如何让考生能更准确的将所学知识答在试卷上,如何让考生在考试中考出最佳的成绩,是很多老师在高考备考过程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通过对一些错答率非常高的试题分析来归纳考生应考过程易错的原因,并探究相关的应对策略。
现在高考越来越重视对教材的考查,而一些考生由于对教材不太重视,不去记忆教材中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从而导致了在考试中失分。
【例1】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分化的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体的________,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孟德尔的实验方法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如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特别是用________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是超越前人的创新。
(3)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_______的过程。
(4)夏季长时间使用空调容易引起稳态失调导致“空调病”,因此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
(5)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__的________。
【分析】这几个小题的答案都是必修教材中的原话,有些还是教材用黑体字标出的内容。但正答率非常低,说明考生对基本概念记得太差了。
【答案】(1)细胞趋向专门性 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2)科学统计
(3)边解旋边复制
(4)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显著影响 微量有机物
【应对策略】学习生物只记不理解不行,但不记也不行。在一轮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基础知识,列表比较等形式来夯实基础知识。
生物学习过程中,除了一些基础知识需要记忆外,大多数概念需要理解。并且有些概念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加深,概念的内涵会进一步扩大。如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可从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大小与形态角度理解,可以从同源染色体行为角度理解,可以从同源染色体与染色体组、生物几倍体的关系角度理解,可以从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关系角度理解。如果不能透彻理解概念内涵,也就是没有真正学会生物学相关知识。
【例2】蜜蜂的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雄蜂能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两个与体细胞基因型相同的精子。基因型为Aa的水稻能通过染色体加倍形成四倍体。下列是对一些概念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 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能产生一种配子的个体也一定是纯合子
B. 纯合子由两个相同的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由两个相同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的个体也一定是纯合子
C. 单倍体中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D. 一个染色体组内不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纯合子、染色体组、单倍体概念。解题时要注意题中信息。纯合子一定是由两个相同的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的,并且也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但雄蜂能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两个与体细胞基因型相同的精子,而雄蜂由于来自卵细胞,属于单倍体,因此A错误。Aa的水稻能通过染色体加倍后变为AAaa,它能产生三种配子,虽然它可以由两个相同的配子Aa结合得到,但不属于纯合子,B错误。对于同源四倍体如四倍体水稻来说,它的单倍体可以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在一个染色体组内无源染色体,D正确。
【答案】D
【应对策略】学习时要记准课本中的概念,同时还要注意随着知识的加深,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会变化。学习生物概念时不妨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学习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但在解题时如果不注意试题中新的信息,把一些规律性知识死记硬背,往往会导致失误。如常用隐性雌性与显性雄性杂交模型判断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它的特点是子代雄性(雌性)与亲本雌性(雄性)的表现型一样,即表现为交叉遗传。又如无中生有时,子代的性状为隐性是针对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如果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性状,则不一定会符合这个规律。
【例3】山猪的短尾和长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尾形与基因关系如图1。现用两只纯合山猪杂交,结果如图2。请回答:
图1
图2
(1)根据图1和图2知,基因A和a位于________(常或X)染色体上,图2的杂交实验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父本的基因型,让F1中的雌雄山猪杂交,观察并统计F2中长尾和短尾个体数量。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F2中长尾︰短尾约为1︰1,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
②若F2中长尾︰短尾约为________,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
【分析】(1)根据图1知,长尾对短尾为显性,由A基因控制,而基因B对基因A的表达有完全抑制作用。根据图2,子代雌性与亲本雄性表现型相同,子代雄性与亲本中雌性表现型相同,很多同学会联想到XDY与XdXd的杂交模型,从而直接判断基因A和a位于X染色体上,但仔细分析可知,图2中亲本中雄性与雌性分别是隐性与显性,与隐雌显雄的杂交模型不一样,由于亲本全是纯合子,如果A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雌雄都一样,因此可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中有性别差异的原因是由B(b)基因决定。B(b)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母本为长尾性状,则不能有B基因存在,同时有A存在,即母本基因型为AAXbXb,父本基因型中则应有XBY。(2)图2中父本为短尾,由于它为纯合子,则基因型可能为aaXBY或AAXBY。若aaXBY与AAXbXb杂交,子一代分别为AaXbY和AaXBXb,子一代杂交子二代表现为长尾与短尾比值为3︰5。若AAXBY与AAXbXb杂交,子一代分别为AAXbY与AAXBXb,子一代杂交子二代表现为长尾与短尾比值为1︰1。
【答案】(1)常 AAXbXb
(2)①AAXBY ②3︰5 aaXBY
【应对策略】要明白所谓一些规律内容,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如果盲目套用规律,可能会出错。因此利用一些规律知识时注意审清题中信息。
有时候看似很简单的问题,或者是我们看似熟悉的问题,题中只改变了几个字,会使答案明显变化,如果不注意题中的细小变化,往往会陷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例4】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甲图中b点与a点相比,b点叶肉细胞内C5含量相对_______,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d点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量 。
【分析】甲图中b点与a点相比,b点CO2浓度较低,因此与C5结合的机会减少,而两点的光照强度一样即光反应产生的ATP、【H】相同,因此叶肉细胞内C5含量较多。而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d点光强度较大,其他条件相同,因此d点C3含量较少,C5含量较多,由于C5含量的增多,那么在单位时间内产生C3的量加快。要注意的是,此题所问的是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量而不是含量,也就是熟题作了细小的改变。
【答案】多 多
【应对策略】遇到试题时不要慌,也不要先入为主。一定要注意审题,特别是注意试题中的细小变化,尤其是遇到我们平时较熟悉的内容时,更要审清题意。
在非选择题中,要求尽可能用生物学术语来回答问题,同时尽可能用试题中的某些文字信息来回答。但不少考生在答题时总是不按课本或题中文字信息来答题,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此外,有的考生在答题细节上不注意而失分。
【例5】人的白化病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那么该性状是由基因通过________来控制的。当人在________时候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分析】本题中的两个空都是教材中的原话,如果答不完整就不能得分。基因控制性状有两种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可以理解为结构蛋白)的合成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但不少同学只答了“控制酶的合成”,这样的描述不够完整。当人在受到寒冷或紧张时会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量增加。不少同学只答出“受寒冷刺激”,答案不够完整。
【答案】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 寒冷或紧张
【应对策略】记准教材的语言,不要凭想当然答题。做题是为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当一次做题出错时,要及时看课本。另外,做题细心点,如果一次考试出错了,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考纲要求考生能从试题中给出的新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能迁移利用这些信息。这是对考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在不少高考试题中都是以新信息的形式呈现而考查考生的相关能力。但如果不能有效迁移这些信息,就无法正确解答了。
【例6】根据题意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问题:
(1)在高等植物中,生长素运输方式有2种:一种是通过韧皮部运输,运输方向决定于两端有机物浓度差等因素,它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主动运输。另一种是只能_________运输,即属于极性运输。
(2)有实验指出用生长素处理豌豆上胚轴,3天后顶端1 cm处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增多2.5倍,RNA含量增多4倍。由此可见,生长素能促进_______的合成。此外,生长素还能通过使细胞壁松弛来促进细胞_________。能促进细胞具有此生理现象的还有__________素。
(3)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可归纳为两部分,即表现为促进两性花的雄花形成等的促进作用和抑制成熟等的抑制作用,因此它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两重性。
(4)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可分为游离的细胞分裂素和存在tRNA 中的细胞分裂素。因此它的合成可以由___________水解产生和从头开始合成。
【分析】本题中多是高中生物没有讲过的内容,需要分析题中信息并迁移信息来答题。(1)从题意中的运输方向决定于两端有机物浓度差等因素说明它并不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即不属于主动运输。而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到形态学的下端,不能倒过来运输。(2)从题中信息生长素处理后会出现RNA和蛋白质含量增多现象说明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基因的表达,即促进了RNA和蛋白质合成。此外,生长素还能促进细胞伸长,而赤霉素也能促进细胞伸长。(3)两重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现象,不是指某激素对不同的生理过程可能有促进或抑制的现象。(4)既然题中已知有存在于tRNA中的细胞分裂素,则tRNA 分解后可能会产生细胞分裂素。
【答案】(1)不属于 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
(2)RNA和蛋白质 伸长 赤霉素
(3)不具有
(4)tRNA
【应对策略】可通过适当的试题训练提高对题中新信息的分析迁移利用能力,但不要陷入题海中。
现在高考对实验的考查越来越紧扣教材,如果脱离教材实验来备考,会很被动。
对照实验包括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等。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基本相当于对照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例7】 下列实验应用了对比实验的是 ( )
A. 证明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
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C. 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
D.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分析】证明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时需设置一组不加酶而加入等量蒸馏水的空白对照。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需用显微镜观察三次,属于前后自身对照。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时分别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行实验进行对比,属于对比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时没有设置对照组。
【答案】C
【应对策略】重视教材中的学生操作实验、生物发展史的经典实验、模拟实验,特别不要忽视模型制作类实验。要学会实验设计中对照组的设计与判断,学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判断。此外,要理解实验原理,才能理解实验材料的选取与一些实验步骤设计的目的。
计算能力是生物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但生物中的计算题不同于数学中的计算,它必须是在理解生物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如果不能理解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 ,那么计算也就成为空谈了。
【例8】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当图中的Ⅱ1为纯合子,而Ⅲ1和Ⅲ4分别是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时,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3/35。
(2)仍按(1)小题Ⅲ1和Ⅲ4基因型的条件,如果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第一个孩子正常,则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如果他们已生育了一个患该病的孩子,则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
【分析】(1)题中已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Ⅱ代的2、3、4表现型正常,则他们基因型均为杂合,用B/b表示时可表示为Bb,同时已知Ⅱ1为纯合子,则Ⅲ2的基因型为1/2BB或1/2Bb。此外,由于已知Ⅱ代的3、4基因型为Bb,并且Ⅲ3表现型正常,则Ⅲ3的基因型为1/3BB或2/3Bb。如果Ⅲ1和Ⅲ4均为杂合子,由于已知Ⅲ2为1/2BB或1/2Bb,则Ⅲ2产生的配子比例为3/4B和1/4b。Ⅲ1为Bb,她产生配子比例为1/2B和1/2b。因此Ⅲ1和Ⅲ2的后代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3/4×1/2=3/8,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3/4×1/2+1/4×1/2=4/8。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1/4×1/2=1/8。由于Ⅳ1表现型正常则不可能是bb。即Ⅳ1基因型为4/7Bb或3/7BB。同样,已知Ⅲ3的基因型为1/3BB或2/3Bb。则她产生配子比例为2/3B和1/3b。Ⅲ4为杂合子时,产生配子比例为1/2B和1/2b。他们的后代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2/3×1/2=2/6。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2/3×1/2+1/3×1/2=3/6。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1/3×1/2=1/6。由于Ⅳ2表现型正常则不可能是bb。因此Ⅳ2基因型3/5Bb或2/5BB,Ⅳ1与Ⅳ2婚配产生患该病的孩子概率为4/7×3/5×1/4=3/35。如果Ⅲ1和Ⅲ4均为纯合子,则Ⅳ1基因型1/4Bb或3/4BB,Ⅳ2基因型1/3Bb或1/4BB,他们婚配产生患该病的概率为1/4×1/3×1/4=1/48。如果Ⅲ1和Ⅲ4分别为杂合子与纯合子,则Ⅳ1基因型4/7Bb或3/7BB,Ⅳ2基因型1/3Bb或1/4BB,他们婚配产生患该病的概率为4/7×1/3×1/4=1/21。如果Ⅲ1和Ⅲ4分别为纯合子与杂合子,则Ⅳ1基因型1/4Bb或3/4BB,Ⅳ2基因型为3/5Bb或2/5BB。他们婚配产生患该病的概率为1/4×3/5×1/4=3/80。(2)当他们生出第一个孩子正常时,他们的基因型仍不能确定,因此再生第二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仍为3/35。如果他们已生育了一个患该病的孩子,则能确定Ⅳ代的1与2都为杂合子,即基因型一定为Bb,这样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4×1/2=3/8。
【答案】(1)杂合子与杂合子
(2)3/35 3/8
【应对策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练习,掌握一些计算技巧,从而达到熟悉掌握。
以上只是分析了考生在应试过程的部分失分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有些考场失误是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只要在平时备考中注意这些失分原因并积极克服,就能高效的备考,从而在考场中发挥自如。
(作者单位:河南省汝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