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堂学习的现状与对策初探

2017-07-31 22:54:09冯敏
中文信息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堂学习低年级对策

冯敏

摘 要: 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劳动力逐渐向着城市转移,由此带来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学习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和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问题。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是指非本市户籍,跟随父母或其监护人居住在本市就读在校的学生。低年级学生是指刚入小学的一、二年级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因为自身原因、教师原因和家庭原因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限制,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不能很好的融入到一个班集体中,这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堂学习现状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对促进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更好的接受教育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低年级 进城务工随迁子 课堂学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43-01

目前,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斷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到城市打工创业,很多子女也跟随父母从农村向着城镇转移。进城务工人员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他们一般以租房为主,很多子女都缺少自己独立学习的空间,这部分人群主要以经营小摊、家政、临时工为主,工作种类和工作地点更换十分频繁,随迁子女转学次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对学生的心里会产生影响,特别是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由于年龄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常常对他们心灵造成危害,这些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后表现为胆小、怯弱、学习效率不高,长此以往,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的学习差距逐渐拉大,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适应性越来越差,最终学习成绩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一、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堂学习的现状

1.家庭教育方式对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堂学习产生的影响

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除了学校和教师做出努力之外,更离不开孩子家长的努力,只有保证这三个方面能够积极做出努力,才能促进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更好的学习。可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很少会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能做到主动联系教师,相反的教师打电话给家长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家长表面上比较配合,但是并不能真正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工作。由于家长重视程度不足,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堂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他们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2.学前教育差异导致心理方面难以融入课堂

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随着父母进城务工之前,都是在农村地区接受学前教育,这些学生很大一部在小学之前接受的学前教育都不是十分的正规。学生在进入小学学习后农村课堂教学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很少或者没有学习方法指导,这部分学生素质发展比较单一化,导致了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学习后出现断层现象,不能很好适应新的班级、新的教学和新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里容易产生落差,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从而产生了内向或是自卑的心里,不愿意和别人沟通,试图想要把自己禁锢在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将自我保护起来。

3.教师教学工作存在不足

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堂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和本地学生混合教学,保证随迁子女能够在公平教育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但是由于受到教学时间、教学任务、升学考试内容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对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常识性知识、学习环境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注较少,即便是教师对其进行关注,也会因为家庭方面存在的一些因素而很难发生改善。另一方面,部分老师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知识,在真正地处理个案问题时还是力不从心,所以很迫切地需要得到相关方面的培训。

二、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堂学习对策分析

1.家长要尽量为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对于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来说,他们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很容易被身边的人和环境所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堂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家长要重视和学校的联系,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平台让农民工参与到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中,让农民工家长重视校企合作,同时引导家长感悟科学的教育方式,积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参与多种实践活动,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让孩子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将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为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这个群体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城市学生群体中。

2.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堂学习的差异性,心理问题等开展针对性教学。在备课过程中,更应该照顾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习成绩较好、活泼开朗、爱帮助人的学生和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结成帮扶对子,让他们一起进步,共同学习。在教学中要重视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容易自卑、怯弱的心理问题,通过开展小组间的兴趣活动,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细致化分析,带领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采用赏识教育,转变教学对策

首先,教师应该针对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课堂学习特点换位思考,从内心关注随迁子女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真诚、恰当的赏识教育,要转变对这部分群体的偏见,对随迁子女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评价;其次,帮助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更好融入学习生活。教师可以可用综合实践课和课外活动课等机会,引导本地群众和随迁子女从不同地区文化去思考问题和评价问题,保证两个群体能够很好的融合,使得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能够在短时间内融入城市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引导本地学生消除对随迁子女的偏见,强化随迁子女自身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这样能够克服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自卑心理,降低不良问题的发生。

三、结语

低年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这个群体如果没有得到更好的教育,将会对孩子自身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作出努力,保证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保证这个弱势群体能够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雷克啸.同一片蓝天,同一张课桌——关于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考察报告[J]. 教育部赴河南省调研组,人民教育. 2012(08)

[2]杨浩强,张家军.流动儿童道德成长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 2012(06)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田慧生,吴霓,张宁娟,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 2008(04)

猜你喜欢
课堂学习低年级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