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

2017-07-29 08:22:56孔春秀
魅力中国 2017年8期
关键词:心灵学会班级

孔春秀

一句话引起的波澜

2012年5月18日,学生把写好的周记交于我。当打开一位学生的周记,里面那几行冷冰冰的字眼,让我眼前一黑,“您所谓的奖学金,美其名曰:自己也掏一半。但说难听点:您自己只付一半,而另一半的钱,是动用班费来行赏的。难道就不能完全用您自己的钱,给我们奖励吗……”。当时的我除了生气,就是委屈,怎么会有这么没良心的学生,在惊慌与愤怒之下,真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帮学生,在教室里大骂一顿?还是假装不知道?必须让学生知道我的感受和心情,与其伤心难过,倒不如借此机会,教育他们要懂得感恩。于是,我写了下面这封信:

从2011年8月24日看到你们的那一刻起,抱定决心,一定要和你们并肩作战,去实现你们的梦想!从那一刻起,就把你们当成了我的弟弟妹妹,尽我最大的力量来帮助你们,因为我是你们的班主任。

到现在我们已相处了近九个月,在这段日子里,我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比如,班里55位同学,不可能面面俱到都照顾到,有些时候,可能过于“武断”没有顾及到你们的感受。但是,无论怎样,从我的内心都是和你们一体的,你们欢乐时,为你们高兴;你们难过时,为你们伤心。即使这样我还的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去,因为你们需要鼓励和力量!

当看到这些冷冰冰的字眼时,心就像是被掏空了,说不出的滋味。原来在你们眼里,我什么都不是,或者说,只是一个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的老师。——“这是以您的名义,动用一部分公费来行赏的”……

想告诉你们,我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加班主任。没有责任,也没有任何义务一定要拿出我的钱来奖励你们。当时设立奖学金制度,唯一的初衷就是想鼓励你们,激励你们不断进步。从来没有想过,要以谁的名义,从你们身上捞得什么好处,事实证明,你们也没有让我得到“好处”!

一種制度的存在,肯定有它的积极一面,但免不了也会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对班级制度有意见,可以提出来一起改进,因为这是班级的事情。给我扣上这么大的罪名,我承受不起!

同学们,老师一心为了班级,为了每一位同学,自己的孩子都没时间顾及!但当得知自己的学生是用这样的眼光看待时,才知道,原来最对不起的是我自己!因为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青春给了根本看不起我的学生!

以上的这些话,无法当着你们的面说出口,因为我不想在你们面前流下无助的眼泪!

XXX

2012年5月18日

第二天一早,桌上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

致X老师:至少一千万个对不起,现在也于事无补,而这样的道歉又感觉老套。当班长念出来的时候,我震惊了,没想到这样的话语深深伤到了你。四面楚歌,我的行为已激起了民愤,我一向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那时候我感到无地自容。正如你信中所讲,对于学生的错误,您不会一棒子打死,但我多么自私,不顾及他人感受,不奢求您能一下子原谅我。感谢您,信中没有提及我的名字,这是对我最大的宽容!

一封信引起的思考

思考之一:创新沟通方式,关注心灵变化

有的学生在班主任面前很难开口讲心里话,其实班主任有时也会这样,当班主任受到很大的委屈,或者感觉自己情绪不是很稳定的时候,直接用对话的方式可能很难能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就像这个案例中的,班主任用书信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全部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体会。让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懂得理解他人,感恩他人,而不是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不知感恩。当然,最后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不仅是当事学生,全班同学都对感恩老师产生了共鸣,所以才有后来的回信。老师与学生用通信的方式来进行沟通,把内心想要说的话写出来,也许这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德育教育。

思考之二:坦诚相待,架设心灵桥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坦诚是链接心灵的桥梁。老师要以坦率的态度和诚挚的言行与学生去交流。教师只有与学生坦诚相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坦诚最具亲和力,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也最能赢得学生的认同。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会致使学生质疑教师的人品和学识。所以,教师只有坦诚教育,坦诚对话,坦诚批评,才能架起教育的心灵桥梁。教师只有用坦诚的心与学生去沟通,才能更好的融入学生,不仅会被学生接纳,让他们亲师信道,还会发展出更为长久的师生友谊,温暖彼此的心灵,促进彼此的进步。本案例中,教师用非常坦诚心情跟学生沟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会哭会笑的普通人。

思考之三:醍醐灌顶,呼唤心灵共鸣

从本案例中,我们还能发现,当事学生之所以会对老师说这样的话,说明,在他的心目中,缺少了对老师的一种感恩,只想到自己,不考虑别人。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有必要的,借着这个时机,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目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正逐步腐蚀着孩子的心灵,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年轻人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滑坡。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猜你喜欢
心灵学会班级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18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2
学会分享
唤醒心灵
读者(2017年8期)2017-03-29 08:45:29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学会分享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班级被扣分后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