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成长 贡献社会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厂区)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基本情况
南钢始建于1958年。1996年完成公司制改造,由南京钢铁厂改为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3月,南钢集团公司以钢铁主业资产投入发起设立了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钢拥有从炼焦、烧结、炼铁、炼钢到轧钢的完整生产工艺流程,努力成为国际先进的特殊钢板材生产基地、国内一流的特殊钢长材生产基地。南钢特殊输油气管线钢、石油钻探及储备用钢、LNG储运用钢、造船及海洋工程用钢、高速铁路用钢、电力用钢、汽车用钢、桥梁用钢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宽中厚板(卷)、棒材、高速线材、钢带、异型钢五大类,近300个钢种、一万余个品种规格的产品系列,产品被广泛运用于西气东输管线、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阿联酋迪拜世界跑马场等国内外诸多标志性工程。近年来,南钢秉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生态型发展道路,加大厂区绿化美化及环保治理工作力度,企业整体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提高,构建了环境优美、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新形象。
南钢以“源头清洁精料、过程高效低耗、末端循环无害”为原则,通过试点、推广、普及三个阶段的工作,把清洁生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纳入到南钢的日常生产和环保管理中来。南钢成立了以公司总裁为组长的清洁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环保能源管理机构安全能环部,形成了完善的三级环保能源管理网络。安全能环部现有专职环保能源管理人员33人,公司各下属单位现有专(兼)职环保能源管理人员90人。南钢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并建设了能源与环境管理整合的系统(E&EMS),系统包括烟气、废水、放射性、空气质量、噪声在线监测,无组织排放视频在线监控等数据采集,并结合检化验等相关系统完成环保数据的统计、视频监控、环保地图、环保设备管理、环保信息发布、报表管理等功能。南钢积极实行循环经济,形成铁素资源循环链、二次能源循环链、固体废弃物循环链、水资源循环链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南钢建设了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程,该工程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而且脱硫副产品硫铵市场广阔,真正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同时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先后对煤气、废渣尘泥、废气、余热、废水等进行回收利用,特别是在水回收处理方面,不仅企业自身实现了废水循环利用率97%,还回收处理利用了大量华能电厂的废水,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双赢,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南钢近年先后投资21.1亿元,采用了国家清洁生产推广的高炉煤气余压发电(TRT)技术、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富氧喷煤、烧结余热发电技术、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等先进的节能技术;配套建设了工艺先进的除尘设备132套,除尘装置全面升级改造,达到特殊排放限值;电除尘改布袋除尘,转炉煤气采用德国普瑞特OG湿法除尘,大大降低烟粉尘排放浓度;实现烧结、球团烟气的全脱硫,投资约3亿元;建设焦炉机侧除尘有效收集推焦、平煤过程中烟尘,达到超低排放限值;优化水处理,建设公司废水总排处理回用系统和生化水深度处理系统,减少COD和氨氮及废水总量排放;重点实施厂区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目前为止,南钢安装了烟气在线监测装置46套,废水在线监测装置11套,排放数据上传南京市环保局达到实时监控。南钢还安装了废钢放射性在线检测装置,对进厂的废钢车辆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2015年二氧化碳减排量17000吨,2015年度继续加强脱硫设施运行管控,努力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年实际排放二氧化硫3368吨,比政府下达的许可指标7100吨低3732吨,比2014年全年实际排放量减少1721吨;排放氮氧化物8751吨,比政府下达许可指标9800吨低1049吨。2016年1~9月年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41千克、颗粒物为0.49千克、COD和氨氮分别为0.017千克,0.0006千克,均好于清洁生产一级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见表1、表2)。
南钢投资2亿元对生产区进行“生态化”整治和景观带打造的基础上,为控制厂区内扬尘,南钢又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1.37公里的煤场“抑尘网”;在原料厂和第一炼铁厂实施了皮带通廊与转运站的密封改造,消除了生石灰及高炉槽下等区域粉尘飘落带来的扬尘污染;购置了4台吸排罐车,用于除尘灰密闭运输,从源头上杜绝了除尘放灰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在原料场、煤场等粉状料场的出口,安装了汽车轮胎冲洗站,避免轮胎夹带污染路面,使厂区和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除了高标准、严要求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南钢推进了新一轮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规划。对生产区进行全面的环境整治和重点景观带打造。实施完成后,南钢将形成“三核并转、两带环抱、一线贯穿、多点散布”的景观结构,南钢将打造成一个碧树葱茏、草翠花香,花繁四季、绿满全厂的现代化花园式生态工业企业,成为南京市工业企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南钢认真履行“共同成长,贡献社会”的企业使命,坚持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将对社会、环境的责任融入到企业经营发展中,注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作为、彰显价值。一直以来,南钢始终保持着强烈的“企业公民”的角色认同,并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活动中不断强化“企业公民”的角色定位。
表1 2013年-2016年南钢主要污染物排放 kg/t
表2 2015-2016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
表4 “十三五”期间南钢水环境优化提升方案 万元
表5 “十三五”期间南钢大气环境优化提升方案 万元
表6 “十三五”期间南钢综合环境优化提升方案 万元
表7 “十三五”期间南钢能源系统优化提升方案 万元,万吨标煤
球团设备为竖炉,单套球团设备最大规模为40万吨,大型机械化技术已实现,但原料厂未实现防尘网,未采用煤调湿技术。南钢针对现存环境问题,积极实施改进措施,努力提升环境质量和优化能源利用,“十三五”期间将新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并对料场和煤场进行封闭改造,烧结和焦炉烟气进行脱硝改造,积极优化厂区噪音治理,全面开展环境监测系统等环境完善措施(见表4、表5、表6、表7)。
南钢将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对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不定期组织相关宣传培训,持续提升员工环境优先的素质;根据南钢环保水平的逐步提升,持续与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进行对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挖掘新的环境保护的潜力,努力把南钢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绿色钢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