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检测分析与防控

2017-07-24 14:06:37温志新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榨油花生油作坊

□ 温志新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检测分析与防控

□ 温志新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花生油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品之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在144批次花生油产品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中,获证产品合格率为100%,小榨油作坊的花生油产品不合格率为13.1%,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珠海市花生油产品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探索防控措施,以期对花生油油产品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检测分析;防控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简称AFT,是一类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毒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总称[1],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分子型式含B1、B2、G1、G2、M1、M2等。黄曲霉毒素B1简称AFTB1是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具有致癌、致畸和引起肝脏损伤的作用。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已知最强致癌化学物质之一。广东地区高温潮湿气候特别容易造成花生等粮食作物AFTB1污染。因此,掌握花生油中AFTB1污染情况,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对保障食品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样品

来自珠海市乡镇及市场上销售的花生油成品。

1.1.2 仪器

Agilent 1290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后衍生系统;色谱柱(Symmetry C185 μm,3.9 mm×150 mm);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

1.1.3 材料和试剂

甲醇(CH3OH)(色谱纯);AFTB1标准品(AFTB1∶纯度>99%);柱后衍生溶液(0.05%碘溶液)。

1.1.4 实验方法

按照GB/T 18979-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操作,试样用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过滤、稀释后,滤液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中的抗体上。用水除杂质,甲醇洗脱,洗脱液通过带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后碘溶液衍生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取相同体积样液和AFTB1标准使用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法定量。

1.1.5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流动相:甲醇∶水=45∶55,柱温:25 ℃,流速:0.8 mL/min,荧光检测器:360 nm激发波长,460 nm发射波长,进样体积:10μL,柱后衍生化系统:衍生溶液:0.05%碘溶液,衍生溶液流速:0.2 mL/min,反应管温度:70 ℃,反应时间:1 min。

2 结果与分析

2016年对我市生产和流通的共144批次的花生油制品AFTB1检验,检验结果分析见表1。

判定依据:GB 2761-2011,花生油AFTB1限量<20 μg/kg。

共抽检小榨油作坊花生油84批次,不合格11批次,不合格率为13.1%,而含量介于10~20 μg/kg的样品有17批次,占20%。而同期抽检获证企业生产的花生油60批次,合格率为100%,含量最高的为18.2 μg/kg,含量介于10~20 μg/kg的样品共有4批次,占6.7%。

通过上述的结果分析,获证企业生产及销售的花生油产品质量总体较好,产品AFTB1含量较低。小榨油作坊生产的花生油AFTB1含量较高,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

3 如何防控花生油AFTB1的危害

根据黄曲霉毒素的性质,理论上有三种去毒途径,即脱除毒素、把毒素转变成无毒化合物、使黄曲霉毒素分解为无毒的小分子“碎片”[2]。目前去毒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吸附法、高温法和辐射法)、化学法(柠檬酸法[3]、碱处理法、氨处理法、臭氧法)和生物法(微生物降解及生物酶降解法)。

物理法及化学法目前在获证企业生产工艺中被广泛采用,对降解黄曲霉毒素起到很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处理方法复杂,对设备设施和人员技术投入要求比较大,这对小榨油作坊来说都较难实现。小榨油作坊首先还是从源头控制入手,减少霉变原料带入;其次加强设备、容器及管道的清理,防止腐败的油料重复加工;然后监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应扶持小榨油作坊转型升级,完善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表1 花生油中AFTB1检测结果

4 结论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珠海市小榨油作坊的花生油AFTB1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离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和国际标准尚有段距离,对市民健康安全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然而小榨油作坊因其现榨现售,香味浓郁,价格低廉,尚有很大部分居民愿意购买此种花生油。所以此类小榨油作坊不能立刻完全取缔,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从业者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宣传,对小榨油作坊从业者培训食品加工安全知识,努力提高从业卫生安全知识,从而达到产品质量的总体提升。

[1]胡兰.饲料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1,22(3):20-22.

[2]李培武,张道宏,杨扬,等.粮油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脱毒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2):315-319.

[3]岳清华,赵仁勇,侯赛,等.几种降解玉米中黄曲霉毒素方法的比较[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12(6):15-19.

温志新(1981—),男,广东大埔人,本科,助理工程师,食品审查员。研究方向:食品安全,产品检测。

猜你喜欢
榨油花生油作坊
丽水青田油茶古法榨油微型设备首次亮相
浙江林业(2025年1期)2025-02-22 00:00:00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汾酒老作坊
支部建设(2021年35期)2022-01-15 02:07:26
土榨油并非越“土”越健康
EMS诱变对花生油酸、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低温和高温压榨花生油性质的比较研究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1
《徽墨作坊》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肉豆蔻挥发油抑菌及抗花生油氧化作用研究
广西龙胜:手工榨油坊茶油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