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无痛肠镜检查中逆向穿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2017-07-19 12:18:36曹静李雁飞
实用老年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老年病镜检查逆向

曹静 李雁飞

老年病人无痛肠镜检查中逆向穿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曹静 李雁飞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逆向穿刺针与传统顺向穿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100例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逆向穿刺留置针静脉推注麻醉剂,对照组则采用传统顺向穿刺留置针。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麻醉药注射2 min后的镇静评分、肠镜检查中病人出现躁动时的镇静评分、留置针使用中有无药液渗漏,检查前后病人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病人在无痛肠镜检查中镇静评级在2~5级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麻醉后对照组MAP、HR、SPO2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 结论 无痛肠镜检查中使用逆向穿刺静脉留置针推注麻醉剂能提高老年病人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老年人; 无痛肠镜; 留置针; 不良反应

目前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是胃肠镜技术,它可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情况,是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1]。普通胃肠镜检查容易给老年病人带来较大痛苦和不适,甚至影响检查效果。无痛胃肠镜检查则是麻醉医师采用静脉麻醉的方法使病人在镇静和浅睡眠状态下接受检查,有利于消除病人对内镜操作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增加内镜操作的配合性和依从性[2]。老年病人皮肤松弛、血管脆性大、通透性强且弹性差[3],尽管使用留置针行无痛肠镜检查,仍有不少病人检查中发生肢体躁动和液体渗漏。为提高检查成功率,笔者对无痛肠镜检查的病人分别采用逆向穿刺和传统顺向穿刺方式留置静脉留置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科进行无痛肠镜检查的病人100例,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60~91岁。所有病人均因病情需要检查了解肠道情况,肝肾功能、血常规、肺功能均正常,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70.26±9.69)岁,观察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9.7±8.86)岁,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材料和设备:均选用BD公司生产的24G安全型静脉留置针,3M透明贴膜,贝朗三通,奥林帕斯电子肠镜。

1.2.2 操作方法:2组检查前常规进行肠道清洁准备,留置静脉留置针。由专人进行留置针常规操作,留置部位避开关节,选择粗直、无静脉瓣的右手静脉。观察组采用逆向穿刺方式留置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传统顺向穿刺方式留置静脉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操作中的扎止血带的方法、进针的角度,封管等都同顺向穿刺相同,只是逆向穿刺时操作者站在病人头侧,常规消毒后,右手持套管针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刺入静脉,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静脉再行1~2 cm,左手退出针芯0.5 cm,右手将套管送入静脉内,拔出针芯,松止血带,连接输液管,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并注明穿刺时间。观察组固定方法是留置针尾部直行向手臂上固定,而对照组采用传统顺向穿刺方式留置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为留置针针尾部U型反折向腕部固定。

行无痛肠镜检查前,病人左侧屈膝卧位,应用生理盐水250 ml输液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常规吸氧后,由麻醉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0.03~0.04 mg/kg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5~2 mg/kg,待病人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电子肠镜操作[4],术中根据病人肢体活动反应的情况增加丙泊酚20~30 mg/次,检查完毕观察30 min病人清醒后,方可离开留观室。

1.2.3 观察指标:于检查前、中、后由专人观察评价。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麻醉药注射2 min后的镇静评分、肠镜检查中病人出现躁动时的镇静评分、留置针使用中有无药液渗漏、病人检查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数值变化。

1.2.4 判别标准:采用改良OAA/S镇静评级标准,分为0~5级,评为2~5级判断病人检查中出现躁动[5]。

2 结果

2.1 2组检查效果比较 观察组用药2 min后病人镇静评分在2~5级和留置针渗漏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病人镇静评级在2~5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2组病人的检查效果对比 (n,%,n=5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麻醉前后2组MAP、HR、SPO2水平比较 对照组数据变化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中有8例出现呼吸停顿(SPO2<90%,呼吸暂停>15 s),但都为一过性,经加大吸氧流量6~8 L/min,自行缓解。见表2。

3 讨论

3.1 逆向穿刺留置的静脉留置针可提高无痛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 (1)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用药2 min后病人镇静评分在2~5级和留置针渗漏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为高渗溶剂,且浓度较高,对血管刺激性大,易造成血管损伤而导致麻醉剂外渗。留置针由于其套管材料具有软化功能,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避免了头皮针(钢针)对血管壁的损害,2组在给药2 min后可以达到同样的镇静效果;(2)观察组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病人镇静评级在2~5级的比例较对照组低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逆向穿刺只是进针的方向发生改变,在常规输液滴速下并不改变病人血管内血流方向[6]。四肢的静脉内具有静脉瓣,呈向内性开放,有阻止血流逆流的作用,当病人上段静脉损伤,可选用下段静脉进行逆向静脉穿刺输液,下段静脉血流代偿性通过交通支建起丰富的侧支循环,而逆向穿刺正好顺应了血流的代偿改变,从其吻合支分流,而不影响输液滴速[7],可以顺利给药。顺向传统穿刺留置针进针后软针靠近手腕关节处,且因老年人皮肤松弛,近腕关节处手背向上极易导致皮肤皱折阻断输液,导致麻醉药不能持续给药影响麻醉效果,病人出现躁动造成软针对血管的摩擦,更易发生渗漏,而逆向穿刺留置针因逆向穿刺,所以软针留置于在平坦的手背上,无腕关节活动影响,同时不受活动造成的皮肤皱褶从而阻断输液,体位改变也能保证输液给药的通畅,在肠镜检查中通过几个生理弯曲时有效的麻醉可以使病人达到无痛效果,使肠镜检查顺利进行。

表2 2组在无痛肠镜检查前后MAP、HR、SPO2的变化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2 逆向穿刺留置的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麻醉药物的不良影响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麻醉前后MAP、HR、SPO2变化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中有8例出现呼吸停顿(SPO2<90%,呼吸暂停>15 s),但都为一过性,经加大吸氧流量6~8 L/min,自行缓解。老年人体弱多病常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曾有内镜检查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报道,麻醉安全显得更为重要。丙泊酚具有镇静、顺行性遗忘和抗焦虑作用,特点是起效快、半衰期短、可控性强、体内无蓄积、毒性小,但推注过快、剂量过大对呼吸循环仍有一定的影响,比如使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减慢、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6],极少数可致房室传导阻滞。为保证异丙酚用量的准确,抢救药物顺利使用,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给药,可取得满意效果[8]。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是避免了因老龄皮肤松弛和体位、关节影响导致阻断输液而带来的输液不畅,保证了麻醉药匀速给药,对血压、心率和SPO2的影响较小,能更好地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降低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因留置针的位置受到皮肤皱褶和腕关节活动的影响,麻醉药物注射过程中剂量不能匀速泵入,导致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病人镇静评级在2~5级发生率较观察组高18%。一旦病人在肠镜过程中出现躁动,麻醉师加大丙泊酚的泵入速度,进一步增加了异丙酚使用的量,总量和速度的增加会对病人带来更多的不良反应。

3.3 麻醉药物如发生渗漏,对血管周围皮肤组织产生损伤,带来护理安全隐患。逆向穿刺留置软针远离腕关节,减少关节活动带来的对软针的刺激,避免发生药液渗漏,护理更加安全。顺向穿刺留置针固定方法是从病人手背反向固定,所以在连接三通后,三通的位置正好在留置针皮下软针部位,手部活动时会对留置针部位皮肤产生摩擦甚至压迫,导致留置针药液渗漏,甚至压伤皮肤,而逆向穿刺则完全杜绝了这一现象。

综上所述,无痛肠镜检查中麻醉药的及时起效至关重要,是检查顺利及病人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留置针给药,可以满足检查中麻醉药的准确使用,采用逆向穿刺方式的留置针能在肠镜检查中保证匀速准确用药,麻醉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小。

[1] 余蓉. 护理配合在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9(31):1632-1634.

[2] 姜希望, 欧阳文. 无痛性消化道内镜术[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106.

[3] 王桂芹, 林鹿, 马淑英.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 吉林医学, 2011,32(31):6691-6692.

[4] 文跃莲. 镇静麻醉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的观察及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8(15):1785-1786.

[5] 陈章玲,曹德权, 徐军美,等.右美托咪定镇静时BIS与OAA/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30(5):434-436.

[6] 陈丽雪, 洪珊, 戴红英.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162例分析[J]. 护理研究, 2011,4(2):114.

[7] 谭莹, 王玉珍. 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2012,2:150-151.

[8] 杨梅展, 蒙宝琴, 石海英. 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中不同型号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 2014,27(1):280.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reversal retainable venous puncture needle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painless intestinal endoscopy

CAOJing,LIYan-fei.
DepartmentofGeriatricDigestiveMedicine,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29,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reversal venous puncture needle and conventional retainable venous puncture needle in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painless intestinal endoscopy. Methods One hundred elderly patients receiving painless intestinal endosco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versal venous puncture needle for anesthetics,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tainable needle. Successful rate of one-time puncture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sedation score 2 minutes after anesthetic injection, sedation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dysphoria state during the enteroscopy, whether there was drug leakage during the usage of indwelling needle were recorded. The levels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heart rate (HR),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examin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sedation rating in the 2-5 degree during painless intestinal endoscop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χ2=4.320,P=0.038). After anesthesia, the levels of MAP, HR, SPO2of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s During painless intestinal endoscopy, infusion of anesthetics using reversal retainable needle can improve the anesthetic effect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aged; painless intestinal endoscopy; retainable needle; adverse reaction

210029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

李雁飞,Email:67898223@qq.com

R 472.9

A

10.3969/j.issn.1003-9198.2017.07.029

2016-08-30)

猜你喜欢
老年病镜检查逆向
逆向而行
逆向解答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西藏科技(2015年12期)2015-09-26 12:13:45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新世纪经方治疗老年病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谈社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哈尔滨医药(2014年2期)2014-02-27 13:35:12
间苯三酚预防无痛肠镜检查后腹痛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