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应用型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2017-07-19 13:18:42张燕茹李长春
测绘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测绘基地体系

张燕茹,李长春,汤 俊

(华东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交通行业应用型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张燕茹,李长春,汤 俊

(华东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因素。在交通行业背景下,文中针对华东交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特点,以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深入研究该专业实践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构建集实践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实践验证该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1-2]。随着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测绘工程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必将导致该专业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3]。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的测绘工程人才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构建适应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4-10]。花向红等通过信息化测绘人才的培养要求,给出建立测绘创新实验平台的具体形式[4];赵红和李敬军建立了以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5];董春来等以卓越测绘工程师为导向,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6];汪志明等根据测绘工程专业特点,搭建了多实验层次的实践教学新模式[7];许才军和秦咏梅根据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特色,量化实践教学的比例[8];焦明连以测绘工程专业认证为背景,给出分层次、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9];潘国兵等构建和实施了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与自主性测绘人才的开放实践教学体系[10]。交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近些年,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飞速发展,需要大批能满足交通行业需求的测绘专业人才。本文根据华东交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特点,构建集实践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实践验证该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 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容易被学生忽视。本文以华东交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是结合中地共建测绘工程实验中心项目,建立校级开放性实验室和“控制测量实习基地-校园四等控制网”等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江西省基础测绘院、中交二院等单位合作建立了5个大学生课外创新实习基地。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体系的应用强调全面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对测绘工程专业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图1 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

1.1 课内实践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内实践体系包括专业课程实践和课程设计两大模块实践内容。专业课程实践包括数字测图、计算机绘图、控制测量、工程测量以及GPS原理与数据处理;课程设计包括程序设计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以及选线设计。以课内实验和实习为依托,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分析课内实践教学的特点,即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分布的零散性及实践系统的复杂性;围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这一目的,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

1.1.1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踏实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

近年来,测绘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发展很快。结合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动实验设备更新换代工作。2013年成功申报中地共建测绘工程实验中心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投入400万元,新购置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徕卡高精度全站仪、GPS接收机、数字水准仪等一大批新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实验室的设备状况,保障了教学实验使用率达100%,专业基础课实验2人1组,专业课实验6人1组,实验室设备完好率均在95%以上,较好地满足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要求,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彰显自身特色。

测绘工程实验中心下设工程测量实验室、航空摄影测量实验室。原有实验室面积不足60 m2,经学院调整充实,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400 m2。新增测绘工程专业机房、GPS-CORS站控制室、仪器检修室,使得实验室功能不断拓展,内涵建设得到加强,为我校测量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1.1.2 抓好校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

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过11年的建设和5年的实践,目前已经建成校内实践教学基地7个。从原来只能满足交通土木相关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需要的测量实验基地、地形测量实习基地,发展成为综合测量实验基地、数字测图基地。同时,新建成线路测量基地、控制测量基地、工程测量基地、数字摄影测量基地以及覆盖近3000 km2的校园GPS-CORS站。GPS-CORS站的建设不仅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对于以学校为中心30 km为半径范围的地方经济建设也提供了可靠的测量保障,同时可以服务于校园基础建设。

线路测量基地作为体现我校交通特色的基地,为线路测设实验、实习提供保障。该基地建在校园内依然保持原始地貌的马鞍山上,为实习提供了与现场极为相似的条件,对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很大帮助。该基地为省内高校独有,极具特色。控制测量基地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总共布设了14个点位的四等控制网,整体平差。

测绘工程专业机房建设满足了GPS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与应用以及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GPS数据处理等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同时也为毕业设计工作提供了保障。通过完善实验室的架构、充实实验人员、完善管理制度,扩大实习基地建设、补充更新实验设备、丰富创新实训项目等手段使实验室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我校新建的轨道实验中心增加了高铁CPIII测量控制网,为开设综合性实验创造了条件。

1.1.3 完善实践教材工作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版教材多部,规范编写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文件12项,满足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在完善实践教材工作中,特别强调将最新规范、最新技术、最新方法融入其中,结合实际工作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20余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旨在贯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工程能力。

1.2 课外实践体系

测绘工程课外实践教学是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课外实践应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为了更好地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建立了测绘工程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先后与行业内、系统内的5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开拓了就业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华东交通大学航天远景摄影测量实习基地是与武汉航天远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校外实践创新基地。从2010年起,每年接受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实习,通过专家讲课、上岗培训、生产操作等方法提高实习质量。我校与江西省基础测绘院、江西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江西远拓测绘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与武汉适普科技有限公司、中海达测绘有限公司、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合作共建测绘工程实验中心,先后接受对方捐赠测绘仪器设备总价值70余万元。

1.3 产学研赛体系

建立了“科研项目+技能竞赛+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围绕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加强开放实验教学建设。结合测绘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实验室开放体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遵循“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的原则,在实验项目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开放实验室建设结合校企合作和教师科研项目开设“无人机航测外业控制测量”、“模拟桥梁控制网及施工测量”、“GPS-RTK测图”等二十余项开放实验项目,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网上预约和选题实验,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在实验内容、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将开放实验教学纳入学生培养的有效环节中,同时依托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承担课外学术活动,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科研课题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实验平台紧密地有机结合在一起。近几年实验室积极承担了大量的测量技能竞赛的训练工作,为我校大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测量技能竞赛中获奖提供了保障。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教师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的合作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青年博士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践工作经验,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有助于青年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教学和实验相对独立,科研相对脱节,资源不能共享。在新的体系下,不能孤立地考虑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还需综合考虑将科研创新基地建设作为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校来自于高铁建设的科研项目和测绘工程项目增长很快,通过总量近千万的相关项目培养提高了教师的水平,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为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快速转换角色,适应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 毕业设计体系

毕业设计是实现测绘工程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学生大学四年期间的学习成果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掌握该专业知识的程度。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建立工程应用型体系和开发应用型体系,并设定相应的考核要求和目标。工程应用型主要针对实际工程的数据处理能力;开发应用型主要针对海量数据编程处理以及软件二次开发等能力。

毕业设计分为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两种形式。毕业实习的内容分为精密工程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变形测量、地籍测量、遥感图像处理以及开发等类型。实习期间,学生进入相关工作岗位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同时收集和整理好整个实习工程的第一手资料, 为毕业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实习结束编写出实习报告。

2 体系建设现阶段实践成效

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结合了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体现了专业学科的前沿发展,已应用于我校测绘工程专业11~15级实践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激发了学习热情,同时提高了大学生考研率和就业竞争力,取得良好的效果。每届毕业生考研率达25%以上,就业率100%,且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2014年和2016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短短11年的办学历程中所取得的教学成果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其基础就在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不断推广。同时,以我校学生为骨干人员参与完成的中交二院、中铁五院公路和铁路测量项目也得到企业的好评。教指委专家来校讲学期间,对基地建设成绩和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评价。

3 结束语

实践教学体系以产、学、研、赛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完善的课内和课外实践创新平台。该平台新颖、独特、创新性强,在大学生综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性思维发展方面效果显著,在提升学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竞争力方面作用突出,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毕业生执业能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经实践验证,该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想先进、构建方法合理、应用成果突出,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 刘芸. 试论工学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教育探索, 2012(3): 41-43.

[2] 张学洪. 创建实践教学平台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 2016(6): 25-27.

[3] 宁津生. 对当前测绘高等教育现状与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 地理空间信息, 2012, 10(6): 1-3.

[4] 花向红, 邹进贵, 许才军, 等. 信息化测绘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27(9): 18-20.

[5] 赵红, 李敬军. 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测绘通报, 2013(1): 101-114.

[6] 董春来, 焦明连, 周立. 基于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测绘通报, 2013(11): 117-120.

[7] 汪志明, 许才军, 张朝龙, 等. 信息化测绘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 测绘工程, 2014, 23(6): 75-76.

[8] 许才军, 秦咏梅. 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解析[J]. 测绘通报, 2014(6): 124-127.

[9] 焦明连. 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 测绘科学, 2015, 40(11): 182-186.

[10] 潘国兵, 陈琨, 李灵爱, 等. 测绘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测绘通报, 2016(8): 135-138.

[责任编辑:张德福]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major for traffic industry

ZHANG Yanru, LI Changchun, TANG J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segment and key factor i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i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under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this paper aims at cultivating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practicality with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in the major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is proposed, which integrates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skills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nd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ration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through practic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applied talents;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2016-10-05

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改项目(JXJG-14-5-22)

张燕茹(1963-),女,副教授.

汤 俊(1982-),男,讲师,博士.

著录:张燕茹,李长春,汤俊.交通行业应用型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测绘工程,2017,26(9):73-76.

10.19349/j.cnki.issn1006-7949.2017.09.016

G640

A

1006-7949(2017)09-0073-04

猜你喜欢
测绘基地体系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10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我的基地我的连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0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中国火炬(2010年7期)2010-07-25 10:26:09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健康之家(2009年5期)2009-05-26 06: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