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凤娇
摘 要:电梯在一步步走进百姓生活的同时,也逐步透露出了安全上的隐患,电梯事故救援已成为消防部队重要的社会救助任务之一。文章从分析电梯结构、系统、安全性等方面出发,围绕电梯故障及原因,归类电梯故障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探析电梯事故应急救援方法,希望对消防部队更加高效的实施救援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事故;消防;救援方法
中图分类号:X92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0-0082-02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楼大厦不断拔地而起,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然而,电梯在使用过长时间后容易出现故障,加上维保单位检查、维护、保养不到位,就很可能出现卡阻等事故,导致人员被困、被夹、甚至死亡。高发的电梯事故已经逐步进入百姓的视野,消防部队作为处置此类事故的专业救援力量,如何科学、高效地救助被困遇险人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电梯结构、系统、安全性等方面出发,围绕电梯故障及原因,归类电梯故障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探析一套电梯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及注意事项。
1 电梯的结构系统
电梯一般是用电作为动力源,能够承载一定重量,在垂直方向或小角度倾斜方向来回运转,运送乘客和货物的固定设备。
本文所研究的事故对象主要是比较常见的垂直于地面的电梯,其结构如图1,主要分八个系统: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等组成,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导向系统由导轨、导轨支架、导靴组成,限制轿厢以及对重的自由活动度,限制轿厢和对重在导轨上,只能上下移动;门系统由轿厢门、开门机、门锁等装置组成,用于封闭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轿厢系统由轿厢架与轿厢体组成,用来运送人或物;重量平衡系统由对重、对重块和重量补偿装置等组成,它使轿厢和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某一个限额内,减少电梯曳引电动机功率的损耗,减少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曳引力(摩擦力),从而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电力拖动系统是由供电系统、曳引电动机、速度反馈装置、调速装置等组成,提供动力,实现电梯速度控制;电气控制系统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柜等组成,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控制与操纵;安全保护系统由限速器、缓冲器、安全钳、端站保护装置等组成,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1]。
2 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2.1 电梯门无法正常开启
电梯因控制系统故障或机械故障,造成正常或非正常停梯,电梯门打不开,人员无法及时离开轿厢。这类事故在电梯各类故障中发生概率最高,其故障现象为电梯轿厢到达平层区正常停梯后,电梯门打不开;或者,电梯故障停梯是在上下行过程中,停梯不在正常的楼层口且电梯门打不开。
以上故障的出现有很多原因,可将其归类为机械故障和电器故障。机械故障原因有:门轴出现问题、用于开门的皮带发生断裂、开门机器的机器被卡住等;电器故障原因有:电梯整体断电、用于开门的电机出现故障、短路自动保护主动断电或开关故障等。此外,不止是机械、电器故障会导致停梯,一些设计的自我保护装置、系统也会主动地进行停梯,致使人员意外被困[2]。
2.2 开门走车
开门走车指的是:当电梯接收到运动信号后,没自动传递关门信号,导致轿厢在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电梯厅、轿门没有关闭这一现象。
其故障原因通常是:电梯控制系统出现故障,门锁回路出现自然短接,门锁继电器动作不正常或其触点咬合短路。
2.3 冲顶蹲底
冲顶指的是:电梯在上行即将到达顶端時,减速功能失效,短暂强迫减速开关和保护开关故障,造成对重装置压在缓冲器上。反之,蹲底就是在电梯下行即将到达底端时,减速功能失效,短暂强迫减速开关和保护开关故障,造成对重装置压在缓冲器上。
故障原因有:电梯的减速功能失效、减速开关位置异常导致的电梯换速失败;电器系统故障导致制动延时断电、释放变慢,制动器机械卡阻等导致制动器故障;相关传感器失灵,限位开关不能正常开启等。
2.4 溜车
当曳引机失去动力时,轿厢与对重发生相对位移,称为“溜车”。通常表现为,电梯运行到平层时不能准确停在该楼层,或偏上或偏下。或者电梯上行、下行时,经常位移过大,触碰到限位开关。
此类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梯使用时间长后,未做检测与调整,制动器力量无法满足要求,制动轮无法夹紧。或由于制动轮老化不能达到原有功效。
3 电梯故障对人员的伤害
了解被困人员的心理生理状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救援人员提高救援效率,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特别是阻碍救援行动,破门自救的情况出现。
3.1 电梯门紧锁人员被困
电梯门紧闭无法自动打开情况发生时,人员由于无法及时离开轿厢,加上空间狭小,可能同时伴有停电、黑暗等情况,会导致被困人员精神紧张,时间过长会出现情绪激动,如果遇到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如不及时抢救很可能导致死亡。
3.2 开门走车被夹
电梯在出现开门走车情况时,由于电梯门还没有关闭,电梯就开始运动,很容易导致人们不能及时的进入或离开轿厢,从而导致被夹在运动的轿厢和楼层之间。此类情况发生时很容易导致被夹人员因疼痛而晕厥,或连同轿厢内人员一起情绪失控。
3.3 操作不当坠楼
电梯井坠楼事故时有发生。一方面,当人员被困在轿厢中时间过长时,一些被困人员开始不理智的采取不正当的自救措施,例如破坏轿厢顶部,从天窗进入电梯井而意外坠楼;另一方面,电梯维修人员在对电梯进行正常的维修检查期间,通常要用专业的三角钥匙主动的开启层门,但此时电梯轿厢可能不在该楼层,当人们或小孩没有注意此问题时很容易发生坠楼事故。
4 电梯故障应急救援方法
建设部《关于印发〈电梯应急指南〉的通知》(建住房[2006]3号)第五条规定:应当建立严格的救助规程,配置一定数量的专业救援人员和相应的专业工具等,确保接到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救助。因此,消防部队在参与电梯事故救援时,要及时联系电梯的专业维保人员、电梯救援人员到场协助工作,积极与他们沟通配合,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施救”的基本原则进行救援,避免因盲目行动而造成次生事故[3]。
电梯事故救援通常涉及多方人员的多级相应机制,用户电梯监控中心可以接收本单位此类事故的报警,其中包括自动报警和人工电话报警(电梯内的有线电话)。当电梯发生故障后,首先会自动将报警信号传递到监控中心,当自动报警功能失常时,被困人员通过电梯内的有线电话可以报警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在确认事故现场情况后,通过其系统平台可迅速将险情通知到电梯对应的维保单位,这是第一级响应。同时,监控中心或被困人员、围观群众通过手机拨打119,请求消防队前来救援,消防指挥中心派遣最近消防中队前往现场救援,这是二级响应。在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要开展以下方法采取救援:
4.1 了解事故现场情况
(1)了解事故现场状况是救援几大程序中的重要一步,属于侦察检测。要通过知情人、报警人等渠道了解事故的位置信息、起因、现场状态、是否做过前期的救援以及被困人员的心理、生理状态,是否出现涉及生命危险的紧急状态。当了解足够信息后,要适时的联系相关聯动部门到场进行联合处置。(2)要联系厂家,了解电梯的种类、特点,明确处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避免盲目操作,扩大灾情。(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与负责电梯维修、维护、保养的工作技术人员取得联系,让其到场辅助救援行动。(4)要提前携带、准备好必要的器材装备,包括:照明装备、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安全绳锁套组、开缝器、液压破拆工具组、无齿锯等等。器材装备一次性到位,避免反复取送浪费时间。(5)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社会联动机制,请求公安、医疗、安监等部门到达现场参与救援。
4.2 安抚遇险人员情绪
在电梯内发生救援人员被困后,由于空间狭小,如果是因为停电造成被困人员处于黑暗的笼罩下,容易造成人员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增大。此时应通过电梯电话或电梯轿厢楼层乘降口处向被困人员喊话的方式安抚被困人员的情绪。
(1)告知被困人员不要强行扒开轿门,不得撬砸电梯轿厢门或企图从轿顶安全窗外爬出,以防发生人身剪切或坠落伤亡事故。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电梯轿厢外。(2)告知被困人员保持镇定,不要因担心会发生窒息而感到慌乱,轿厢有通风孔,氧气充足。(3)要灌输给被困人员科学的理念,解释电梯设备的防坠落装置、会抱死在轨道上,明确给他们轿厢不会坠落这一事实,舒缓被救者的紧张情绪,安心等待消防员的救援。
4.3 采取针对性救助措施
(1)想出针对性的救援方案首先就需要明白电梯故障出在哪里,这就需要电梯厂家或维保人员到场进行检测分析,然后才能共同研究出一套可行的方案,采取救援行动。(2)倘若事故原因是由于区域内停电造成的,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很简单,通知管理人员启用备用电源为电梯供电,同时要求被困者按动电梯开关即可实现人员的脱困。如果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人员被困,救援人员应首先断开电梯主开关,以避免在救援过程中突然回复供电而导致意外的发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用专用钥匙开启电梯层门观察电梯卡阻位置具体在哪一层、哪个位置。如果轿厢正好卡在楼层区间,那么可以直接采取多种方式开启该层层门进行救人;如果轿厢不在楼层区间内,那么就需要通过对电梯进行操作,松闸或拉绳等,将电梯轿厢移动至楼层区间内进行开门放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梯的专业技术性强,以上所述松闸盘车等操作需要2名以上救援人员很好的配合,因此具体的救援工作应由持证的专业人员进行,以保证救援过程的安全。(3)如果是因为开门走车造成人员被夹,在确保不会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下,利用开门器、液压剪扩器等进行科学合理地施救。
4.4 做好安全警戒
及时设置警戒区域,防止他人干扰救援行动,禁止非救援人员进入电梯机房,必要时请求公安机关维护现场秩序。另外,在电梯救援过程中,消防人员也要采取安全绳保护措施,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4.5 注意事项
(1)电梯事故切记第一时间断开电源,防止救援过程中电梯意外启动等造成事故的扩大化。断电通常要联系楼内调度室进行。(2)救援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好自身及人员安全防护。救援人员要身着防护套,系紧安全绳,用绳索将被困人员固定在滑道上以免摔伤。(3)需要破拆作业时,要注意对破拆部件的不间断冷却,防止产生火花伤害被困人员。冷却方式可采用浇水降温的方式。(4)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调整战略。如角铁厚度过大,超出切割器材的使用范围,就要换个角度,采用扩张器将被卡住的人员的横梁扩张开,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
5 结束语
本文围绕消防部队所承担的社会救助任务之一的电梯事故救援,首先研究了电梯的主要结构部件及功能,并从结构出发,将电梯困人事故常见故障及故障原因进行了分类。同时,分析了电梯故障后对被困人员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遇到的情况。最后,根据救援的响应机制,探析了消防部队在处理电梯事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一般救援方法,为救援人员更加科学、高效的救助被困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窦岩,郭兰中,牛曙光.电梯原理与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6):60-61+69.
[2]韩树新,马舜,李忠,等.城市电梯应急救援体系及机制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02):145-150.
[3]徐庆钊.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