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禅师的“德”与“才”

2017-07-10 13:30:46李安章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慧能菩提树明镜

李安章

唐朝时,有个小少年家里很穷,就来到广东东山寺出家,拜弘忍禅师为师,受赐法号慧能。慧能从来没有读过书,所以只能天天在米房里舂米。但他没有得过且过地混日子,而是一有空就找师父识字、读经书,没几年就悟到了很多佛理,所以弘忍禅师非常欣赏他。

后来,弘忍禅师因为年纪大了而决定要退位让贤,他把所有的弟子都召集在院子里,要求弟子们把自己的真悟写成偈贴在院墙上,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当时弘忍禅师的弟子有八百多人,但面对这么大的盛事,谁也不敢轻易下笔,只有一个名叫神秀的高僧写了一首偈贴在墙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僧眾们看后纷纷叫好,但弘忍禅师看后只是微微点点头,并没有给予太高的评价。

这时,才20出头的慧能却摇了摇头说:“此偈只能算是尚可,但不算绝佳。”僧众们指责他一个舂米的小和尚竟对地位仅次于弘忍禅师的神秀大师品舌论足,弘忍禅师则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切,等待慧能做出回答。慧能则不亢不卑地说:“‘身是菩提树说明还是有树,‘心如明镜台说明还是有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更是说明心中还记挂着尘埃,这些都不是真空之境呀。”说罢,他提笔也写了一首偈贴在一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与心都是空空的,又怎么可能惹上尘埃呢?僧众们看后大吃一惊,几字之差却玄妙尽现,连神秀大师也情不自禁地点头称赞,弘忍禅师更是满意万分,决定要把衣钵传给慧能。慧能却连连摆手说:“如果没有神秀大师打的基础,我自己是写不出这首偈的,我无非是在神秀大师的基础上做了改变,所以这首偈应该算神秀大师的,我不能占为己有。”

此话一出,僧众们觉得慧能不仅有学问,而且做人也谦虚诚恳、宽阔仁厚,心中都非常佩服他,神秀大师也真诚地劝导他说:“大地是上天给予的,但人们在上面耕种得到的瓜果粮食,难道不是人们的收获吗?”

就这样,慧能接受了弘忍禅师的衣钵,升为东山寺的住持,多年后还创立了中国禅宗的正统南宗,成为六祖慧能禅师。

由此可见,慧能当上住持除了他有“才”外,更重要的却是“德”,如果他没有谦逊和实事求是的品德,就算当上住持也会引发别人的不满甚至是排挤,而他的“德”却完美地化解了这一切,成为了一个连长辈都敬重的年轻领导者。所谓“德才兼备”,“德”在前而“才”在后,这个排序确实是包含着万千玄机呀!endprint

猜你喜欢
慧能菩提树明镜
我有一明镜三首
岷峨诗稿(2022年4期)2022-09-02 22:10:28
菩提树下
宝藏(2021年7期)2021-12-06 03:31:12
《我的修养要则》:共产党人修身正己的一面明镜
菩提树下
宝藏(2021年5期)2021-06-14 13:50:08
菩提树下的静谧时光
禅争
读者(2018年1期)2017-12-18 21:43:28
慧能,不识字的禅宗六祖
环球人物(2017年17期)2017-09-08 20:31:35
菩提树下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59
偶然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