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

2017-07-10 08:21:07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辣白菜老祖家庭成员

关于“家”这个概念可大可小,既可以指个人的小家庭;也可以指某个特定的小集体,如班集体、寝室、社团;亦可指家乡、祖国等。此处我们仅择取“个人的家庭”来讲。围绕这一点,我们可以写的内容有:家庭环境、家庭成员、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尤其是与“我”的交往)、家风家训、生活琐事等。

就家庭环境这一点来讲,既可以有客观的环境描写,也可以营造整个家庭氛围;而家庭成员才是一个家之所以称得上是“家”的关键,可以通过多种描写手法饱含深情地来介绍家庭成员的性格品行,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再由“我”的言行、心理来表达“我”对家庭成员及整个家庭的热爱。

尽管每个人的家庭境况并不相同,但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去回忆家庭生活中那些甜蜜而幸福的往事,留心那些平常而满怀爱意的细节,写出独属于自己的家庭故事。

温馨的家

我曾经有过一个温馨的家。那时候,老祖和德华都还活着,她们从济南迁来北京,我们住在一起。

老祖是我的婶母,全家都尊敬她,尊称之为老祖。

她出身中医世家,人极聪明,很有心计。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有家传治白喉的秘方,治疗这种十分危险的病,十拿十稳,手到病除。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一位山东话称之为“老姑娘”的人。年近四十,才嫁给了我叔父,做续弦的妻子。她心灵中经受的痛苦之剧烈,概可想见。然而她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从来没有对人流露过,实际上,作为一个丧母的孤儿,又能对谁流露呢?

德华是我的老伴,是奉父母之命,通过媒妁之言同我结婚的。她只有小学水平,认了一些字,也早已还给老师了。她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闹过对立,发过脾气。她也是自幼丧母的,在她那堂姊妹兄弟众多的、生计十分困难的大家庭里,终日愁米愁面,当然也受过不少的苦,没有母亲这一把保护伞,有苦无处诉,她的青年时代是在愁苦中度过的。

至于我自己,我虽然不是自幼丧母,但是,6岁就离开母亲,没有母爱的滋味,我尝得透而又透。我大学还没有毕业,母亲就永远离开了我,这使我抱恨终天,成为我的“永久的悔”。我的脾气,不能说是暴躁,而是急躁。想到干什么,必须立刻干成,否则就坐卧不安。我还不能说自己是个坏人,因为,除了为自己考虑外,我还能为别人考虑。我坚决反对曹操的“宁要我负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负我”。

就是这样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家庭。

为什么说是一个温馨的家呢?首先是因为我们家60年来没有吵过一次架,甚至没有红过一次脸。我想,这即使不能算是绝无仅有,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把这样一个家庭称之为温馨不正是恰如其分吗?

我们全家都尊敬老祖,她是我们家的功臣。正当我们家经济濒于破产的时候,从天上掉下一个馅饼来:我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我并没有什么凌云的壮志,只不过是想苦熬两年,镀上一层金,回国来好抢得一只好饭碗,如此而已。焉知两年一变而成了11年。如果不是老祖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让一老,我的叔父;二中,老祖和德华;二小,我的女儿和儿子,能够有一口饭吃,才得渡过灾难。否则,我们家早已家破人亡了。这样一位大大的功臣,我们焉能不尊敬呢?

如果真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的话,那就是老祖和德华。她们忙忙叨叨买菜、做饭,等到饭一做好,她俩却坐在旁边看着我们狼吞虎咽,自己只吃残羹剩饭。这逼得我不由不从内心深处尊敬她们。

我们的家庭成员,除了“万物之灵”的人以外,还有几个并非万物之灵的猫……在白天,我出去散步,两只猫就跟在我后面,我上山,它们也上山;我下来,它们也跟着下来。这成为燕园中一道著名的风景线,名传遐迩。

(节选自季羡林《我的家》,题目为编者加)

写作借鉴

明明是六口之家,作者却说“就是这样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家庭”,于自相矛盾中表现婶母与老伴在其生命中的分量,就因为她们给了他一个温馨的家。

作者采用极平实的语言为家中的三位主要成员描绘了三幅肖像画,在浓淡相宜的叙述中可见老祖的能干坚强,德华的善良温和,以及“我”的急躁,懂得替他人着想。一句设问“为什么说是一个温馨的家呢”,引出下文老祖为这个家做出的巨大贡献,老祖和老伴对“我”饮食上的照顾;而多次的反问或是表达对老祖经受痛苦的心疼、为家辛劳的尊敬,或是表达对这个温馨家庭的眷念深情!

休假回家,尽享二十多天的安逸时光,到假了。

坐在院子里安静地看书,妈妈从身边一趟一趟地走过,不时拿着各式各样的食材。我不经意扫了一眼,都是我爱吃的。

她又一次走过,脚步停了下来,看着我手里的书。“不能等幾天再走吗?”她似乎很随意地问。

每逢探家倍思亲,就在近前,仍有满满的不舍和挂念。我就知道,她一直惦记这个事。儿子难得休假回家,若能在家里多待几天,实在再好不过了。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眼中迫切的目光看得我不忍心开口。

“单位都是有规定的,要按时销假。再说,不准时回去,他的同事就不能轮着休假。”爸爸在擦皮鞋,头也不抬地说。

这还是我实习时发的一双皮鞋,穿了五年没坏,后来发了双新的,就把它带回来给老爸穿。老爸爱不释手,擦了一遍又一遍。黑色的鞋面,太阳一照,映射出爸爸的模样。昔日乌亮的黑发不见,干燥的发间夹杂着缕缕银丝,饱经沧桑的眼睛里透着亮光,还有那黝黑的脸上,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皱纹。不知不觉,爸爸老了。

“中午炒个酸辣白菜吧?”爸爸跟妈妈说。他的手很利索,又给鞋上了一遍油。

妈妈从冰箱里拿了白菜,走进了厨房。水声沥沥,接着是清脆的切菜声,再然后就听到煤气点燃……似乎有好久没吃到这道菜,记忆中的味道随着白菜倒入热油中的一刹间而熟悉。锅铲翻炒声从厨房传来,妈妈肯定放了很多辣椒,再倒上陈醋。空气间弥漫着的,是浓郁的菜籽油味和辣椒香,仔细嗅了嗅,还闻到了一股蔬菜的味道,淡淡的香。

记得刚工作要走那会,正赶上深秋季,一家子吃个团圆饭,就是这道菜。剃完小寸头在院里晃悠,看爸爸将大堆零食塞进一人高的大背囊,想着几天后的离别,心里激动又紧张,瘦弱的身子缩在衣服里。

“吃饭了。”妈妈端着盘子从我身边走过,菜香飘了一路,将我从回忆中拽回。我赶忙帮着妈妈把菜端上桌,碗筷摆好。爸爸终于擦完皮鞋,小心翼翼地摆在鞋架上,从柜子里拿出一瓶米酒,使劲摇晃几下,才笑着说:“在哪都一样,吃饱不想家,好好吃个团圆饭吧。”

拿上热乎乎的馒头,咬上一口,满嘴香甜。再夹一筷子酸辣白菜,细细咀嚼,只感到一股浓郁的酸辣填满口齿,整个身子都舒爽多了。倒满一碗浓稠的米酒,端在手里,能嗅到一抹浓浓的糯米香,喝上一口,香甜解渴。

嗯,这便是家的味道。

“外面过节人多吧。没啥事别想家,家里都挺好。”妈妈依然溺爱,不住地往我碗中夹菜。

我不禁哑然失笑,给她夹了一只鸡腿,往爸爸碗里夹了一只大虾。“单位生活很热闹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相聚一起。”

一顿饭吃了很久,和妈妈聊着发生在身边的一些风趣琐事,她慢慢吃着饭,嘴角泛着笑。爸爸安静地饮酒,悄悄地竖着耳朵。

归期临近,秋风瑟瑟寒,满地落叶更显得不舍,似乎在挽留我回单位的脚步。

又是一天,我手里捏着车票,包里装了几盒老妈捎给同事的吃食,心里装满了爸妈无尽的牵挂与思念,踏上了远行的路。

夜深了,我坐在車窗边,望着家的方向。

(作者:曾明洋,选自“中国作家网”2016年11月23日,有改动)

教师评说

文中父母的言语并不多,却处处流露出他们对“我”的关爱与不舍。一口馒头、一口酒,外加一筷子酸辣白菜,那便是家的味道。简单的对话,普通的饭菜,温馨的场景,那便是一个完整而温暖的家。品读这淡而有味的文字,仿佛嗅到了酸辣白菜的香,尝到了米酒的甜,看到了黑皮鞋面在夜光下泛着光。

(柏芸云)

学生评说

一道酸辣白菜,一顿团圆饭,极平常的饭菜,浸染的却是父母经久不变的爱。作者平淡的笔墨中闪现出一幅幅和谐又美好的画面,妈妈溺爱地给“我”夹菜,爸爸悄悄竖起的耳朵,无一不体现妈妈细针般的爱和爸爸深海般的情。

(刘欣)

猜你喜欢
辣白菜老祖家庭成员
老祖与曾孙
人类老祖在哪儿生活?
军事文摘(2023年20期)2023-10-31 08:42:26
Cabbage Connections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海峡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 00:50:48
大冷天的,怎么能没有辣白菜
新青年(2019年1期)2019-02-13 01:53:00
老街口
飞天(2018年6期)2018-07-23 14:59:46
游老祖寺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湖湘论坛(2016年2期)2016-12-01 04:22:52
我爱辣白菜
辣白菜难成世界食品
特别文摘(2016年7期)2016-05-04 21:44:54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2017年7期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的其它文章
我有一个温暖的家
八哥
一把伞的记忆(2)
一把伞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