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广宙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新亚第一幼儿园)
摘 要: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如今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当孩子得到了爱时,他们很是心安理得,甚至认为,这是大人应该做的,根本没有感恩之心。尤其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年龄小、以自我为中心,就如何让他们具有感恩之心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小班幼儿;感恩教育;实施途径
一、感恩教育须从小抓起
刚出生的幼儿犹如一张白纸,不懂得感恩。感恩之情是由后天培养而来的,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密切相关。就如我家邻居的小孩诚诚,在我园就读小班,父母工作忙,邻居阿婆帮忙照看,有一天下着雨,诚诚在外面踩水坑,阿婆要诚诚快回家,诚诚不肯回,阿婆去拉他,他用脚踢阿婆,嘴里喊着你们都给我滚蛋,诚诚妈妈知道了此事后,只是对自己的孩子说:“以后不能再玩水坑了,要听话。”这样的幼儿哪里会有感恩之心呢?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年龄小,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可塑性强。作为幼儿园教师,能否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尝试从小班开始进行感恩教育。
二、小班幼儿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1.文学作品的熏陶
我们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感恩启蒙教育,比如在阅读区,我们收集了很多关于感恩和爱的绘本,让幼儿们自己去翻阅,用视觉语言去感染幼儿。午餐后及午睡前的空余时间,给他们讲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如《蔷薇别墅的小老鼠》,蔷薇小姐收留了流浪的小老鼠,多年后当它再次流浪回来,蔷薇小姐却已离去,面对满地的蔷薇花瓣,小老鼠流泪了。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蔷薇小姐”,在我们困窘的时候帮助我们,甚至无条件地宽容我们……通过这故事使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小老鼠与蔷薇小姐之间那份浓浓的爱,要幼儿知道感恩养育、帮助我们的人。
2.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要树立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幼儿,班里小溜溜的妈妈是义工志愿者,常常会带着幼儿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使她从小就懂得了要关心身边的人,有一天午饭后看到阿姨在打扫教室,溜溜说:“阿姨你真辛苦,我来帮帮你。”阿姨听了感动地说:“谢谢溜溜,长大了再来帮忙吧。”溜溜说:“等你扫好了,我帮你捶捶背吧。”真是個有心的好孩子,让人很欣慰。在学校里,老师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早上幼儿来园,在教室门口笑脸迎接每一个幼儿,并和她们说:“早上好。”幼儿们也会用甜甜的声音说:“老师,早上好。”当幼儿帮助了我们,应真诚地和她们说声“谢谢”。在相处的过程中,幼儿们逐渐学会礼貌的话语和爱的行为,处处洋溢着爱与感恩。
3.感恩教育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
把感恩教育融入幼儿们的一日生活中,在生活小事中注重对幼儿展开随机的感恩教育,比如,在进餐时,由值日生来分碗、勺子,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日常发现幼儿做了好事,表现出爱心时,及时给予鼓励,以此来强化幼儿的感恩心理。陶行知先生指出:“知的教育不是灌输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我们要利用小班幼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在《生活区》,让幼儿把枕头放衣服里体验当“大肚子”妈妈的感受,要求“妈妈”们在吃饭、上厕所、玩游戏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的宝宝。一开始,幼儿们觉得好玩极了,可上厕所、游戏的时候,他们就嫌麻烦。兜兜的小枕头放衣服里,走一段路小枕头就快掉出来了,他又把枕头往上塞一下,最后一只手托着小枕头生怕它再掉出来,手实在太酸了早早地就把小枕头拿出来了。腾腾的小枕头塞在衣服里,怕掉出来,他一动不动就坐在位置上,想上厕所时他哇哇哭了。活动后老师问幼儿当大肚子妈妈的感觉,幼儿说:“大肚子妈妈太累了,很不方便。”有的幼儿说:“当妈妈真辛苦啊,我以后不想要宝宝了。”通过这些游戏,幼儿们体验到了妈妈十月怀胎的不便与辛苦。
三、小班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成效
经过半年多的感恩教育,惊喜地发现班里的幼儿们学会了说礼貌用语,并常常应用于生活中,分享谦让行为多了起来,玩玩具时学会了先与同伴商量。动手打人、吵架的现象少了。幼儿们明显懂事了,知道关心人了。早上小布丁来园想妈妈哭鼻子了,沁沁会拿纸巾为布丁擦眼泪并安慰道:“别哭了,在幼儿园要在心里想妈妈,妈妈等会就会来接我们了。”滑滑梯时有同伴摔倒了,幼儿们会扶他起来,并问疼不疼还会给他揉揉。许多家长也向我们反应:“老师,我家幼儿变化真大,现在就学会慢慢关心我们了,也会和朋友们友好相处了,我们真的很感动。”
总之,小班感恩教育只是个开始,感恩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引导、教育,将之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让幼儿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完善自己的行为,让生活充满爱。
参考文献:
[1]王泓逸.让幼儿受益一生的故事全集[M].新世界出版社,2012-06.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