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民
引言
步入教师这个行业,跨上三尺讲台,一路走来,二十几载,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一起学习,从迷茫到爱上教师这个职业,从不知所措到胸有成竹。初为人师,没有经验,缺乏理念。一度陷入了工作的低谷,新上任时的满腔热情贻尽无几,迷茫、失落。直到拜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这个主题的演讲稿后,犹如井底之蛙跳出了井底,得以看到了广袤的蓝天。领悟到其中蕴涵的道理,学习如何管理学生的方法。“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腊梅吐清香”。在此本人多年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对班级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学年开学初,笔者都认真组织学生召开班委会成员民主选举会,让学生公开、公平、公正的推选出思想品行好、责任心强、热爱同学的班干部。然后叫班干部和同学们各自写出一份“承诺书”,内容就是班干部写出如何积极带头做好模范榜样,不徇私舞弊,和同学打成一片,管理好班集体;学生写出如何积极、主动配合、支持班干部的工作,一同为搞好我们这个班集体出谋划策。再把写出的承诺内容作为一次主题班会,通过演讲的形式表现出来,叫每个同学作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作好为班级出力,为个人努力奋斗的决心。
二、真情爱生、以情育人
发自内心的爱比被动的职责更重要。只有用真心,动真情,做实事,走进学生的心,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用赤诚的心关爱学生的成长,对学习、身体、心理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保护。
那年,班里新转来一位女同学,她比同龄的孩子低矮、瘦小,初来乍到,班里有些同学瞧不起她,不愿和她说话、玩耍,甚至她的同桌无事生非的对我说:“老师,赵红丽身上很难闻,我不想和她坐在一起了。”对面这个学生的这种说法,我也没有刻意去批评,而是笑着对她说:“张阳,你怎么这么对待同学呢?假如别人这样对待你,你心里会怎样呢?你要学会理解、接纳别人,别人也会喜欢你的,你就会有很多好朋友”。听完我的话,张阳红着脸说:“老师,我是听其他同学说的,我也就跟着说,其实赵红丽并不难闻。”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课堂上对她多提问,哪怕回答的不对,也会笑一笑,对她说“没关系”下次努力;课下,我会当着同学们的面拉她的手,摸她的头,和她坐在一起问这问那。起初,有些学生投来了惊奇还是好奇的目光,慢慢地,我发现和赵红丽玩耍的孩子多了,她的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找不到当初的那种委屈、失望的神情了。 爱心,应是我们教育者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三、注重差异,全面育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老师,不能再用“一刀切”、“一根指挥棒”来教育、培养学生,而是要因材施教,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要求,才能做到全面育人。
班里李容同学学习倒是一般,可是她的音色很好,于是,在指导训练后,学校举行的各种演讲比赛就叫她去参加,第一次就得了第一名。从此,班里的这项任务非她莫属,而且是屡屡夺冠。不知不覺,她的学习自觉性高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四、严宽相济,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经过长时间的亲身经历,对所有学生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有时会适得其反,就像对那些经常性小错不断的学生,就要给点“颜色”看看。比如,对经常迟到的学生,让他第二天做一次校门督警员;对乱扔垃圾者,让他清理垃圾筒;对懒散的学生,让他当着老师的面整理书包等。没有“惩戒”就没有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不能说是真正的教育。但要把握好惩戒的“度”,“惩戒”绝不是体罚,而是通过一定的“惩戒”途径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这样的“惩戒”都是善意的,学生都可以接受。马卡连柯说过,“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在赏识、宽容教育无果的情况下,基于教育为本的惩戒,一定能取得效果。
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境,教给学生学习的热情
语文教师,不管是高、中、低哪个年级,不是枯燥、乏味的读课文、认生字;认生字、读课文。而是充满生机、乐趣、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带着真诚的微笑去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的信任感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听课便觉得轻松愉快,师生配合默契,从而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六、教会学生做人
现在的孩子是在亲人百般呵护、万般疼爱下长大的。完全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不关心他人、任性、自私、怕吃苦、自主能力差、缺乏责任心。这与当今社会与人的素质要求格格不入。
有一次,去亲戚家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他家上初二的儿子回来了,饭菜端上了桌子。只见妈妈端起一碗饭,倒醋,倒盐,最后倒辣椒粉,本来以为是给她自己捣腾,没想到她把放好酱、醋、盐、辣椒的饭送到了儿子手中,我有点惊奇,问到:“你怎么这样伺候儿子呢?”她笑着说,如果做的是汤饭,儿子就直接吃,如果是干面,儿子就不知道往饭里放什么,放多少,只好给他“代劳”。此刻,我似乎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孩子,即使他们“学习”再好,怎能经得起社会现实的考验呢?
在给学生布置别样的家庭“作业”,如,回到家里要帮家人做事,然后第二天在课堂上讲给同学听听,最后动笔写出做事的时间、地点、过程、心里感受。要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后还要在班里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读一读,听一听,比一比”活动,评出最能打动老师和同学的事迹。这是让孩子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从学会尊重、关心最亲爱的父母长辈开始,逐渐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并将“关心他人”的实践活动内化为自觉行动。,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质。 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得到主动发展。
综观以上所述,做好班主任工作还不只是这些。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只要我们的心中装有孩子,拥有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我们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