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松和蒲团松

2017-06-27 18:23:40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光明顶蒲团狮子林

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作“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方生出来,密切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树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我谛视这树干,想象它们初生时的状态:五六根枝条怎么会合伙呢?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成这个样子。

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像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更有团结力强得不可思议的松树呢: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叫作“蒲团松”。这株松树长在山间的一小块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筑着石围墙,足见这株树是一向被人重视的。树干不很高,不过一二丈,粗细不过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条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极长,足有树干的高度的两倍。这就是说:全体像个“丁”字,但上面一划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下面一直的长度的四倍。这一划上面长着丛密的松针,软绵绵的好像一个大蒲团,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条,梢头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个小阜,和枝条的梢頭相距不过一二尺。人要坐这蒲团,可以走到这小阜上,攀着枝条,慢慢地爬上去。陪我上山的向导告诉我:“上面可以睡觉的,同沙发床一样。”我不愿坐轿,单请一个向导和一个服务员陪伴着,步行上山,两腿走得相当吃力了,很想爬到这蒲团上去睡一觉。然而我们这一天要上光明顶,赴狮子林,前程远大,不宜耽搁;只得想象地在这蒲团上坐坐,躺躺,就鼓起干劲,向光明顶迈步前进了。

(节选自丰子恺《黄山松》,有改动,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点拨

选文开篇先总述“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然后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团结松”,一个是“蒲团松”,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枝条有多么团结。作者从树干的形状、长势来表现树的团结。用例子说话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光明顶蒲团狮子林
狮子林真是个好地方
登黄山
针对私小说中透视法的一则分析
今古文创(2023年1期)2023-05-30 13:05:53
蒲团
辽河(2021年12期)2021-12-24 21:23:40
黄山
云林清閟与狮子林仿建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1-28 07:46:15
勘误说明
广东园林(2018年6期)2019-01-14 11:09:56
书 画
观黄山日出
扬子江诗刊(2017年3期)2017-11-13 20:07:52
观黄山日出
扬子江(2017年3期)2017-06-27 12: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