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创设展现勃勃生机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本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2017-06-26 12:57:13施梦瑶
好家长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创设种子

文 施梦瑶

让环境创设展现勃勃生机
——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本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文 施梦瑶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经济、人文、历史等,通过创设环境,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本土资源,并有效地利用资源,使教育与幼儿鲜活的生命、鲜活的生活状态紧密相连,使幼儿教育更加亲切、更加富有实效性。

本土资源;幼儿园环境创设;挖掘运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指南》中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那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如何挖掘和运用本土资源呢?

一、挖掘资源价值,陶冶美丽情感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刺激,幼儿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这是幼儿发展的首要条件。

1.野花野草,遍布生机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强调:“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展,他自己学习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春夏之季,园内都长满了野草、野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我们将这些自然物带入了孩子们的课程活动中,将教育融进自然社会的大课堂,带幼儿去拔野草、摘野花。我们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香味、花瓣数量等,然后在幼儿园的草地上,把采摘的野花、野草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如按花的大小、颜色分类和草叶的形状、花茎的粗细分类。有的还把花、草制作成标本或进行别的小制作。有的把各种花草进行组合,插在玻璃瓶中,组成一瓶漂亮的瓶花。有的把花朵穿成一串串项链、手镯等等。活动中孩子们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神情、开心的笑容,让我们感到创新的种子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2.小小自然角,大大小社会

自然角如同一个小社会,向孩子诉说着奇妙的世界,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窗口,它为幼儿提供了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活动场所。在那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可以亲自采集各种树叶、种子布置展览;有时,孩子们为自己种下的种子发了芽而感到喜悦和骄傲;有时,则为管理不慎,花草枯黄而伤心,体验失败的焦灼。

在我们班的自然角里,孩子们收集了黄豆、大蒜、洋葱,亲手种在蛋托和一次性杯子中,精心呵护,几天后,蛋托里就长出了嫩绿的小芽儿,漂亮可爱极了。好学和模仿能力强的孩子们在种植黄豆、大蒜、洋葱时就知道在下种前先把种子放在水里泡几个小时,然后浇水、下种、盖土,种好后,天天观察,他们用日记本一一记录下来,细细数着一天、两天,第三天黄豆从土里长出了两瓣嫩芽;洋葱、大蒜在第五天也长出了芽,第七天长出了许多白色小根,在整个记录过程中幼儿心里都充满盼望和期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比死板的图片教具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效果更好。

二、活用资源材料,创设特色环境

1.巧用家长资源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转变,培养目标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能让我们的教育活动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在环境创设中有更多的废旧物品可利用,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平台发动家长参与废旧物品的收集。现在我们班走廊上放着一个大筐子,用来装家长和孩子自发从家里带来的废旧物品。把幼儿园可能用得着的废旧物品都拿来放在筐子里,这已成为家长和孩子共同的行为。这样不但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有了环保意识,而且为我们创设丰富多彩的环境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2.善用社区资源

《指南》中指出,各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定期组织孩子们走近田野、了解各种蔬菜的生长过程,让他们知道农民们劳动的辛苦,从而更加懂得珍惜粮食。通过踏青、郊游等活动让孩子们用稚嫩的眼睛去观察家乡的变化,产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在开展音乐活动“买菜”时,我们带领幼儿来到社区的农贸市场,菜场里琳琅满目的菜,热闹的人群,不绝于耳的叫卖声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红彤彤的番茄、圆滚滚的包心菜、紫得发亮的茄子、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长长的豇豆……孩子们兴奋地指这指那,时不时低头仔细地摸摸、问问。有许多眼尖的孩子一下子就找到自己熟悉的蔬菜,并喊出了名字:黄瓜、茄子、西红柿、香菇……有一些蔬菜,孩子们见过却不知道名字,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有的小朋友就大胆并有礼貌地询问菜场里的叔叔阿姨,叔叔阿姨们对孩子们礼貌的话语赞不绝口。“阿姨阿姨,这个多少钱?”“叔叔,这个黄瓜新鲜不新鲜啊?”宝贝们对菜场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大胆地与人交往,知道了买菜的一系列过程,让宝贝们的社会经验又有了新的积累和提升。

3.智用民间资源

我园地处江南古镇——震泽镇八都社区,在这里有古朴的震泽街道、重要的文化遗产——王锡阐、师俭堂、禹迹桥等;远近闻名的家乡特产——黑豆腐干、青熏豆茶;响誉中外的“蚕丝被”……这一切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营造活动氛围等将震泽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其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发挥传统文化作用。如在“快乐元宵节”主题活动中,渗透手工活动“搓元宵”、生活活动“品尝元宵”,有些家长还带领幼儿前往慈云寺塔观看元宵灯展,放孔明灯等,了解震泽元宵节的一些民风、民俗。此外我们开展了民间游戏“拍电报”“跳皮筋”等活动。

三、妙用资源供给,丰富区角活动

本土资源对幼儿来说都是熟悉而亲切、直观而具体的,与幼儿本身的生活紧密相连,合理选择本土资源并充分运用于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不仅能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的全面发展,而且会使孩子们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激动,真正感受到家乡的本土气息,这无疑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1.蟹壳巧利用

每到金秋十月,幼儿都会品尝螃蟹,螃蟹壳的收集很容易,也是很好的本土资源。在主题活动“美丽的秋天”中,我们设计了美工活动“有趣的螃蟹壳”,启发孩子利用布、毛线、彩纸,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狮子、娃娃、乌龟、兔子、老虎等,并布置成动物园。还有的班级用螃蟹壳制成了娃娃头,布置成好宝宝评比栏。当我们将作品展览在观赏台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掌,大家都没想到,吃完后会当垃圾扔掉的螃蟹壳经过再加工会如此的可爱。这样的美工活动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快乐,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更多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创新意识。

2.种子、树叶粘贴画

将各类植物的种子、各种果壳投放在我们的区域活动中,既可以用来做装饰品,还可以进行种子粘贴。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幼儿利用各种种子、果壳进行观察、比较、分类。通过活动,孩子们会对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一的种子和果壳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就此可以引导幼儿去认识各种不同的种子、果壳。通过让幼儿收集种子、果壳,并向小伙伴介绍自己的种子等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被认可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

秋天的农村,随处可见落叶,看似无用,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进行各种制作。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认识各种树木及其叶子,并收集落叶带回幼儿园,然后利用这些落叶进行树叶粘贴等,还可以利用树叶做各种游戏……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贴近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区域活动内容,并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与材料积极互动,了解自然社会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幼儿园)

[1]陈红霞.《浅谈本土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2期

[2]杨艳凤.《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41期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创设种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桃种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幸运的小种子
幼儿园(2018年15期)2018-10-15 19:40:36
可怜的种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
中国火炬(2010年6期)2010-07-25 11: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