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顺显,胡艺馨,刘唐志
(1.贵州省公路局,贵州贵阳550003;2.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3.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400074)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彭顺显1,胡艺馨2,刘唐志3
(1.贵州省公路局,贵州贵阳550003;2.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3.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400074)
目前,针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尚缺乏系统成熟的设计理论研究。结合驾驶员行车过程的驾驶特性,从道路线形、交通管理、应急措施等方面分析给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设计思路。对长下坡路段交通标志做出系统研究,针对急弯陡坡路段给出处置建议,最后提出了长下坡路段应急措施。
国省干线公路;长大下坡;安全保障技术;交通标志;应急措施
本文研究的安全保障设施设置方案拟结合驾驶员行车过程的驾驶特性,从道路线形、交通管理、应急措施等多方面分析其对行车安全的作用,从而最终提高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行车安全性。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设计思路图
2.1 标志系统设计
全线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而不是照搬规范和相关标准法规。交通标志的具体情况应结合道路的情况而确定,因地制宜的设置交通标志,设定连续、不间断的交通标志,且不能增加驾驶员的视觉负担,要确保使驾驶员能获得充足、及时、可靠的交通标志和交通安全信息。
车辆进入长大下坡之前,为了让驾驶员了解长大下坡情况,做好预期驾驶,在坡顶一定距离处设置标志,内容包括坡度、坡长、几个避险车道,建议驾驶速度及提醒货车驾驶员检查车辆制动等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长下坡坡顶处标志设置图
由于坡度方向重力分量作用,车速不断加快,驾驶员为了把车速控制在期望范围内,将不断采取制动措施。此时,刹车鼓温度随着制动次数的增加不断上升,根据研究发现刹车鼓温度达到260℃时,刹车系统极易失效。当前,超载是导致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在下坡前半段应设置超限超载检查站位置标志、剩余坡长告知标志、“货车进入加水、降温、检修”等提示标志及在事故多发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如图3所示。
图3 长下坡前半段标志设置图
由以往事故数据统计知:货车失控事故往往发生在长下坡的下半段,因此,在长大下坡下半段设置避险车道位置提示标志、路政救援指示标志、剩余坡长告知标志、速度控制标志、车辆休息检修区标志等。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长大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提示标志应至少3级预告,即1 km、0.5 km和入口处三级预告,在长下坡末段应设置长大下坡结束标志如图4所示。
图4 长下坡下半段标志设置图
2.2 急弯陡坡路段处置
2.2.1 视线诱导
视线诱导设施以图形标志的形式,在视觉上给予驾驶员充足的道路、环境信息,提高驾驶员辨识道路轮廓的能力,使其在规定的车道内保持安全行驶。
2.2.2 强制减速设施
(1)视错觉减速标线。视觉标线是运用交通工程学和交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当驾驶员行驶施画这种标线路段时,从视觉上感觉前方道路越来越狭窄或前方出现障碍物或,引起驾驶员的警觉,由于这种视觉冲击,驾驶员会不自觉地降低车速。
(2)振动减速标线。振动减速标线是车辆行驶过凸起的方块引起振动,提醒驾驶员预警,造成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而主动采取减速措施。振动减速标线一般设置在公路的横向方向上,凸起高度一般为3~7 mm。
2.2.3 彩色路面
彩色路面铺装又称为薄层铺装,是用一种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化学固化双组分树脂材料和矿物集料做成的新型的道路标线厚度一般为3~5 mm。其不仅在视觉上能起到提示及美化行车环境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其防滑及微震能力防止车辆打滑、增强车辆运行时的减速效果,且不会对行车的安全性、顺适性造成过大影响。
对于长下坡路段,车辆行驶速度过快加之道路视认性较差,一旦遇到危险情况需紧急制动,对路面抗滑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彩色路面是有粗骨径的集料结合粘结剂,摩擦系数较高。
因此,在下坡路段建议进行彩色路面铺筑,不仅可以给予驾驶员视觉警示效果,同时还可以提供路面抗滑性能。
2.3 应急措施
(1)避险车道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把避险车道(Escape Lane)定义为:在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制动失效车辆驶离、减速停车、自救的专用车道。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知道,避险车道是设置在道路路侧的特殊设施,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方面,使制动失效车辆尤其是失控货车从主线中分离出来,避免对主线上正常行驶车辆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制动失效车辆进入避险车道能以安全地减速度平稳停车,避免因刹车失灵造成的伤亡事故,实现自救。
避险车道主要由引道、制动坡床、服务车道、地锚、防护设施、消能设施、照明设施组成。普通国省干道考虑到服务车道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增加其工程造价,往往不设置服务车道。
(2)摩擦式消能减速护栏
由长下坡安保设施实际使用效果知:避险车道是长大下坡制动失效车辆最好的工程措施。避险车道的设置需要一定的路侧条件,在某些桥隧路段、高填方路段、人口聚集地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设置避险车道,但这些路段又相对危险性较大。此时,就应该研究一种能够给失控车辆减速而且受地形条件影响小的安保设施。
根据调查得知,当驾驶员发现车辆刹车失灵后,往往会采用贴靠路侧护栏的方式来减缓车辆的行驶速度,但由于普通护栏不具备使其减速的功能,减速效果不明显。摩擦式消能减速护栏正是通过对护栏迎撞面的特殊设计来增大车辆贴靠护栏时的摩阻力,使车辆减速,同时具有较高防撞等级的新型护栏形式。
摩擦式消能减速护栏建议设置在长大下坡接回头弯曲线路段前方100~300 m的范围内,以降低大货车车速,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本文结合驾驶员行车过程的驾驶特性,研究符合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设计思路,从交通标志、急弯陡坡处置、应急措施等方面分析安全保障设施设置。
[1]周红霞.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防控对策研究[J].市政技术,2011,29(4).
[2]肖宁.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保障设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9.
[3]林煌.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U416.1
C
1008-3383(2017)04-0013-02
2017-01-23
胡艺馨(1992-),女,贵州赤水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安全。
2015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贵州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合同编号:15TDH-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