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蟠龙软铠与金丝蟠龙善冠套是明朝皇帝、太子、亲王、皇室成员等所着之首服,也是朝鲜国王及王世子、安南国王、琉球国王的首眼。
蟠龙金冠与金丝蟠龙软铠是皇帝的常眼冠戴。其形制由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部分组成,全系金制。前屋部分是用极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花纹,空档均匀,疏密一致,无接头,无断丝。后山部分是采用阳錾金工艺雕刻的二龙戏珠图案,龙的造型生动有力,气势雄浑。金折角,俗称纱帽翅,取折角向上的形式。制作工艺炉火纯青,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制作方法:金丝蟠龙软铠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下缘内外镶有金口,胸前有两条左右对称的蟠龙于顶部汇合,龙首在上方,张口吐舌,双目圆睁,龙身弯曲盘绕。两龙之间有一圆形火珠,周围喷射出火焰。
龙冠采用传统的掐丝、累丝、码丝方法进行焊接。结构复杂,呈高浮雕式,镂孔鳞状,二龙昂首相对,中间嵌一火珠,做二龙戏珠状,四足有屈有伸,造型生动,气势雄浑。一九五八年北京定陵地下宫殴出土过同类型金丝蟠龙冠,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充分反映了明代金银工艺的高超水平。
衣身冠顶蟠龙,龙身弯曲盘绕,镂孔鳞状炉火纯青,四足有屈有伸,造型生动气势雄浑,代表九五之尊、江山霸业,更是至上皇权与地位的象征。明陵陪葬品,陪葬于明朝历届皇帝墓穴。目前国内已经发现的同类型器物都已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内。金丝掐丝法是一种极为精细的工艺。通常是将锤揲或极薄的金片,剪成细条,慢慢扭搓成丝。较粗的丝也可以直接锤揲而成,还可用通过坚硬的拔丝板上的锥形细孔,将金挤压而入,从另一面的小孔中将丝抽出,再将金丝编织成器物或纹饰。立体的掐丝作品制作最难,须事先经过“堆灰”的步骤。所谓“堆灰”,即把炭研成细末,用白芨草泡制的黏掖调和作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兽等所要制怍的物象,然后再在上面进行累丝,用焊药焊连,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烧毁,即成立体中空剔透玲珑的精美艺术品。掐丝法费时费工,但做出的艺术效果却是其他制作方法无法达到的,因此极为少见而珍贵。金丝制作工艺具备极高的文化传承价值与历史价值,收藏价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