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2017-06-16 23:36:42张会
南北桥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技巧兴趣小学语文

张会

【摘 要】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基础字词的巩固,又是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感受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开展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56

小学语文在诸多学科教学中居于首要地位,不仅对学生基础语言表达能力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着无形的推动作用,其中阅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使用能力,使学生的语言功底得到扎实推进。但是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因为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发展需要,阅读教学以自己的教学为中心,使得开展效果低下,甚至使学生对阅读丧失兴趣,因此教师要致力于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条件,指导学生掌握诸多阅读技巧。

一、发展学生的兴趣,使阅读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推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自覺思考阅读问题,学习阅读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阅读生发兴趣,就会极大促进其阅读活动,使学生产生高度的探究欲望。

(一)采取生动的教具

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以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为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发达并且居于主导地位,教师要让学生学好阅读,就要善于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鲜明的教具不仅有利于表达阅读内容,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过程生动,促进阅读成功进行。例如:在学习课文《我的民族学校》时,会涉及到很多民族的特点和风格,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民族的图片,先让学生辨析图片中展示的是哪一个民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思维充分活跃起来,参与到阅读学习中。

(二)使用形象的语言

生动形象的语言也是阅读教学之必须,教师通过语言和学生沟通交流,借助于语言,学生才能理解阅读的内容,阅读过程也是一种语言传递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优美、流畅、形象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位课上教学语言丰富的语文教师会比教学语言匮乏单一的教师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懂得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尝试写作,总结好的词汇和句子;另一方面,要善于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记之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教学语言还包括教师的姿态语言和表情语言,教师的身体动作和情态变化都作为重要的讯息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起到激发作用,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多样化的语言组织阅读教学,学生会积极配合教师,进入阅读学习状态,兴趣的形成自不待言。

(三)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要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都不太稳定,很容易随着学习内容和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教师要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课文《王二小》的时候,这是一个不畏敌人,勇敢、机智又坚强的孩子,教师如果直接要求学生学习王二小的精神品质会令学生产生说教感,但是教师如果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如果面对坏人会怎么做,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思考,继而再学习阅读中人物的行为和品质,会更加自然顺畅,学生的兴趣也能被带动起来。

(四)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要主动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更加多样的阅读课堂,增强阅读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阅读教学如果只依据教材进行教学,会显得单调乏味,学生只学课本会产生厌倦感,并且小学生本身思维灵活,很容易被其他新奇的事物吸引注意力,转移学习目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更多教育因素,使学生的兴趣长时间维持在阅读上。例如:引入多媒体教学、引入动画漫画因素,融合音乐、美术等艺术元素,增加活动环节等,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五)教师的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对教师的表扬和鼓励非常在意,小学时期,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很弱,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对教师也十分信任,因此看重教师的教学反馈,事实证明,教师经常给出好的教学评价会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产生学习的自信心,甚至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持久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有效利用自己的评价,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使他们能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一方面,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要准确,也就是运用要得当,并不是对学生盲目的一味表扬,那样会降低表扬的效果,而是抓住学生的成就和进步,及时反馈,使学生获得成功,继而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表扬和鼓励的时候要公正、公平,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能偏爱个别学生,对其他学生置之不理,只要学生取得进步,教师都要及时投以关注和赞赏的目光,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

二、教授阅读技巧,使学生学有所得,掌握阅读方法

小学阅读教学要开展的好,离不开教学技巧的传授,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能总是把教学重点仅仅放在字词的掌握、课文的背诵、发音的规范等方面,还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技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学会阅读,懂得如何高效正确地读书,这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阅读方法

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一般都是一字一句地对课文进行阅读,这是最常用也是最规范的阅读,但是小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多种阅读方法,增强他们的阅读水平。例如:采取略读、速读、细读、精读等方法进行阅读,可以相互补充,使阅读更加高效和快速,又不失准确。比如,小学时期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几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二)做阅读笔记

教师要从小学就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做阅读笔记,摘抄重要的语句,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记录自己的疑问或者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等,学生通过做阅读笔记,会对阅读内容有更深入的把握,并且可以进行生成性学习,在内心产生新的东西,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还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给予指导,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阅读学习过程。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既关注学生兴趣的建立,又要教授阅读技巧和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阅读技巧兴趣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研究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22:20
浅析初中语文中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技巧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